竹子什么时候种最好?

内容摘要竹子什么时候种植?不同类型的竹子,有着各自的生长节奏,决定了最佳的种植时机。散生竹:每年三四月份,散生竹开始冒出笋尖,到了六月,大部分竹子开启抽高生长模式。八九月是它们生长竹鞭的关键时期。随着气温逐渐降低,生长速度变缓,直至来年二月,气温开

竹子什么时候种植?

不同类型的竹子,有着各自的生长节奏,决定了最佳的种植时机。

散生竹:每年三四月份,散生竹开始冒出笋尖,到了六月,大部分竹子开启抽高生长模式。八九月是它们生长竹鞭的关键时期。随着气温逐渐降低,生长速度变缓,直至来年二月,气温开始回暖时,它们又重新焕发生机。对于散生竹来说,种植的黄金时段是十月至来年二月。其中,十月份的小阳春时节,气候温和湿润,最适宜竹子扎根生长。不过,到了十一二月,气温较低,竹子的生理活动减弱,发笋生长的机会也少了。

丛生竹:三五月份,丛生竹的嫩芽萌发,六月到八月是它们发笋的旺盛期。由于丛生竹耐寒能力较弱,二月成为最佳种植时间。此时,可以选择竹苗进行种植,相比直接用竹子,效果会好很多,因为竹苗的适应能力更强,生长潜力更大。

混生竹:它的生长节奏介于散生竹和丛生竹之间。每年五月至七月,是它们发笋长竹的关键期。因此,混生竹的最佳种植时间有两个阶段:十月至十二月,以及来年的二月至三月。这两个时段的气候条件,最适合混生竹生长。

竹子的种植技术

一、竹子的挖掘与处理

挖掘竹子:在挖掘竹子时,首先要找到竹子的杆柄。然后用锋利的凿子切断杆柄,连同竹蔸和周围土壤一起挖起。对于小型竹类,可以3至5秆成丛挖起,并保留2至3盘枝。在节间斜形切断后,将竹子种植于事先挖好的穴中。

二、埋蔸、埋杆、埋节法

埋蔸:选择强壮的竹蔸,在其上留竹杆长30厘米至40厘米,斜埋于种植穴中,覆土15厘米至20厘米。在埋蔸时截下的竹杆,剪去各节的侧枝,仅留主枝1至2节,作为埋杆或埋节的材料。

埋杆与埋节:埋杆或埋节时,沟深20厘米至30厘米,将节上的芽向两侧,杆基部略低,梢部略高,微斜卧沟中,覆土10厘米至15厘米。覆土后略高于地面,再盖草保湿。为了促进各节隐芽发笋生根,可在各节上方8厘米至10厘米处,锯两个环,深度达到竹青部分。经过这样的处理,竹杆节部的成苗率可以显著提高。

三、散生竹类的繁殖

带母竹繁殖:

选择1至2年生、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带有鲜黄竹鞭的母竹。这些母竹的竹鞭芽饱满,竹杆较低矮,胸径不太粗,是理想的繁殖材料。

在挖掘母竹前,要确定竹鞭的走向。然后,在距离母竹30厘米至80厘米处截断竹鞭。大型竹留来鞭30厘米至40厘米,去鞭70厘米至80厘米;中型竹留来鞭20厘米至30厘米,去鞭50厘米至60厘米。

挖掘时,不能动摇竹杆。用利刀截去母竹的上部,通常保留5至7档竹枝。接着,将母竹种植于预先挖好的穴中,入土深度比母竹原来入土部分稍深3厘米至5厘米。

种植后,及时浇水,覆盖草料,开好排水沟,并设置支架,防止风吹摇动根部,影响扎根。

移鞭繁殖:

选择2至4年生的健壮竹鞭,最好在竹鞭出笋前1个月左右进行挖掘。

挖出竹鞭后,将其切成60厘米至100厘米为一段,尽量多带宿土,保护好根芽。然后,将竹鞭种植于穴中,将竹鞭卧平,覆土10厘米至15厘米,并覆盖草料,以减少水分蒸发。

一般在夏季,竹鞭会生长出细小的新竹。为防止新竹枯萎,可以剪去1/3竹鞘,保留6至7盘枝叶。

实生苗繁殖:

采收成熟种子,最好在当年进行播种。毛竹种子在一年后几乎会丧失全部发芽力。播种时,要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将种子均匀撒播在土壤表面,然后轻轻覆盖一层薄土。保持土壤湿润,定期浇水,直至幼苗出土。

总之,无论是散生竹、丛生竹还是混生竹,都有各自适宜的种植时间,而挖掘、埋蔸、带母竹繁殖等多种技术,更是精准地顺应了竹子的生长习性。

关于竹子什么时候种最好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举报 收藏 打赏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