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什么时间种植最合适?
生姜的播种时间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
生姜种植技术
1、精选姜种
播种前要精选姜种,剔除霉变、腐烂、干瘪的病弱姜块。种姜应选择50-100克、有1-2个壮芽的姜块为宜。太大的姜块虽然也可以播种,但需种量大,成本高。可以用刀切或用手掰开,但伤口需用草木灰或石灰消毒后再播种。
2、浸种催芽
播种前最好用药剂浸种催芽。将种姜摊开晾晒1-2天(注意不可曝晒),然后用1:1:120的波尔多液浸种10分钟。捞出后,用潮砂子将种姜层层堆码好,用薄膜覆盖,厚度约30-40厘米,保持温度在20-30℃,8-10天即可出芽。根据芽子的大小、强弱分级播种。每亩用种量300-500千克。
3、培育壮芽
在播种前20-30天取出种姜,清洗干净表面的泥土,平铺晾晒1-2天(不可曝晒)。选择健壮、无病虫危害、不干缩、姜块肥大、质地硬、未受冻、不腐烂、色泽鲜亮的姜块。切忌选择肉质发软、变褐、干瘪瘦弱的姜块。催芽时,将温度控制在22-25℃,催芽20-25天,确保幼芽粗壮、饱满。催芽标准为幼芽粗0.5-1.0厘米、长0.5-2.0厘米。
3、整地施基肥
选择微酸性、透气松软、土层深厚、能灌能排、保肥保水、有机质丰富的肥沃壤土。施加基肥:每公顷施用过磷酸钙750-1125千克,充分腐熟的有机肥75吨。整平耙细,采用高畦栽培。
4、田间管理
4.1遮荫
生姜不耐高温和强光,去膜后要及时遮荫,适宜的遮荫范围为60%。遮荫方法有:用遮阳网覆盖生姜,用绳索固定。在畦两侧插上竹竿(粗度2-3厘米),横档小竹竿捆绑在两侧竹竿的1.7-2.0米处。套种瓜类搭架或在行间插高杆。
4.2肥水管理
播种前浇足底水。生姜幼苗期,小水勤浇,保持土壤湿度在65%-70%。夏季早晚浇水;立秋后,每4-6天浇一次水,保持土壤相对湿度在75%-80%。
生姜发芽期不需追肥。待分枝数量为2-3个、苗高30厘米时进行第一次追肥,可施磷酸二铵300千克/公顷或磷酸二铵硫酸铵300千克/公顷,或施硫酸钾150千克/公顷+尿素150千克/公顷+人畜粪水22.5吨/公顷。
待分枝数量为4-5个时进行第二次追肥,可施优质细干粪30吨/公顷+硫酸钾450-600千克/公顷+尿素150千克/公顷+人畜粪水30吨/公顷。
处暑前后进行第三次追肥,主要促使根茎膨大,可施人畜粪水30.0-37.5吨/公顷+尿素225千克/公顷。
5、病虫害综合治理
5.1姜瘟病
姜瘟病是生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既可在叶面发病,也可在根茎发病。主要表现为姜叶快速凋萎,叶边反卷、枯黄,甚至枯死;病部挤压后会流出白色汁液,恶臭味明显。
防治方法:用姜瘟宁300倍液喷雾防治;或用70%敌克松灌根防治;或用芽孢杆菌750克/公顷喷雾防治。
5.2炭疽病、纹枯病
炭疽病和纹枯病发病时,茎秆处出现褐色病斑(水浸状),叶片表面密布斑点,甚至全叶变褐色凋萎。
防治方法:用30%爱苗150克/公顷喷雾防治,可降低炭疽病、纹枯病的发生率,增强生姜抗病能力。
5.3小地老虎
小地老虎主要在生姜幼苗前期为害,会导致断苗缺窝。
防治方法:用90%敌百虫1500倍液或50%辛硫磷2500倍液灌窝防治。
5.4姜螟
姜螟主要危害生姜心叶。
防治方法:用90%敌百虫粉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10%毒死蜱乳油750-1200克/公顷喷雾防治。
6、及时收获
生姜可在初霜到来前收获,也可提前至立秋时收获。种姜与鲜姜可同时收获。
以上就是生姜种植时间和方法介绍,通过以上步骤,可以确保生姜的高产和优质,同时有效防治病虫害,提高经济效益。
关于生姜什么时间种植最合适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