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地整地
选择地势较高、土壤肥沃、土质疏松、灌溉方便、交通发达、排水系统完善的地块。整地时,一般采用穴垦,深挖定植穴,每个穴的宽度、高度均为一米左右。在定植穴内施入充足的农家肥、适量的复合肥和尿素,覆盖一层薄土,为栽种做好准备。
2、种苗处理
选择主侧根在3个以上、长度20厘米以上、苗高80厘米以上、基径1厘米以上,生长充实,嫁接口愈合良好的嫁接苗。采用山桃、毛桃或青州蜜桃等作砧木。
3、定植
培育出的苗于11月至翌年3月前种植,一般按株行距为3米×4米,亩栽55株的密度栽植。栽植深度在嫁接口部位露出土面3-5厘米。
4、中耕除草
在丹参生长期间,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中耕可以疏松土壤,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能力,除草可以防止杂草与丹参争抢养分和光照。一般中耕除草3次左右,分别在5月、6月和8月进行。
5、施肥管理
丹参生长需要充足的养分。在基肥充足的情况下,一般可不追肥。若未施基肥或基肥较少,可在丹参生长期间进行追肥。追肥一般结合中耕除草进行,每亩可追施腐熟粪肥1000至2000公斤或饼肥25至50公斤。
6、灌溉排水
丹参耐旱怕涝。在5至7月丹参生长旺盛期,如遇干旱天气,要及时进行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但切忌大水漫灌,以免造成根部腐烂。8至10月是丹参地下部根迅速生长时期,如遇连阴雨天气,要及时排水,防止土壤积水。
7、摘蕾控苗
丹参开花会消耗大量养分,影响根部生长。因此,在丹参主轴上和侧枝上有蕾芽出现时,要及时进行摘蕾控苗。摘蕾控苗时间以晴天上午10时至下午5时为宜,通过手掐或剪刀剪除的方法剪除蕾芽。
8、亩产收益
丹参种植时间在晚秋或早春,生长期一年,于当年秋季收获。一般年份,在没有大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平均产干货50克/棵,以每亩栽培8000棵,按照成活率90%计算,每亩可收获干丹参360公斤。如果按照统货市场价格14-18元/公斤,每亩收入6000-6500元,刨去成本科获利3300-4800元。
以上就是丹参的种植技术和亩产效益的介绍,丹参种植后1年或2年采收,以1年生根产量较高。挖取全根,去除泥土和须根,晒干或烘干。丹参鲜根亩产1500-2000公斤,干货亩产300-500公斤。
关于丹参的种植技术和亩产效益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