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粉虫的养殖技术大全

内容摘要1.种虫养殖种虫是黄粉虫养殖的关键。成龄幼虫、蛹、成虫均可作为种虫,其中成龄幼虫最佳。挑选健康无病的蛹和成虫,筛除病虫和死卵,确保各虫期同步繁殖,达到提纯复壮的目的。将成龄幼虫放入盛有麦麸的木盘中喂养,添加新鲜蔬菜,待其羽化成成虫。蛹羽化后

联系电话:400-962-3929

1.种虫养殖

种虫是黄粉虫养殖的关键。成龄幼虫、蛹、成虫均可作为种虫,其中成龄幼虫最佳。挑选健康无病的蛹和成虫,筛除病虫和死卵,确保各虫期同步繁殖,达到提纯复壮的目的。将成龄幼虫放入盛有麦麸的木盘中喂养,添加新鲜蔬菜,待其羽化成成虫。蛹羽化后,将其放在筛盘中,编号上架,每隔7天筛出成虫换盘,筛下的饲料继续孵化。

2.养殖设备

房舍:饲养房需透光、通风,冬季配备取暖保温设备。每20平方米的房间可养300-500盘。

饲养盘:木盘呈抽屉状,长50厘米、宽40厘米、高8厘米,底部用纤维板钉好。筛盘规格为45厘米×35厘米×6厘米,底部为12目铁筛网。木料应选用无异味的软杂木,盘框上边贴塑料胶条防虫爬。

盘架:根据饲养量制作木架,用方木连接固定,防止歪斜或倾倒,按顺序排放饲养盘。

筛网:准备12目、30目和60目三种铁筛网,分别用于筛虫卵、虫粪和1-2龄幼虫。

其他设备:饲养房内需备温度计、湿度计,保持温度在15-25℃,湿度在60%-70%。冬季取暖,夏季通风。

3.饲料选择

黄粉虫主要以麦麸为饲料,也可辅以糠麸,但不宜使用过细的玉米面。菜类以白菜、萝卜、甘蓝等青叶菜为主。为提纯复壮,可在饲料中添加少量葡萄糖粉、鱼粉等,满足虫对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及水分的需求。

4.饲养管理

成虫期:蛹羽化成虫需3-7天,成虫交尾时间长,产卵时雌虫尾部插在筛孔中。产卵期成虫需大量营养和水分,要及时添加麦麸、鲜菜和鱼粉。发现筛盘底部附着卵粒时换盘,成虫存活期约50天。

卵期:成虫产卵于盛有饲料的木盘中,换下的木盘上架自然孵化。孵化期间不宜翻动,防止损伤卵粒或幼虫。

幼虫期:幼虫从卵孵化至化蛹前为幼虫期。孵化7-9天后,待虫体长至0.5厘米以上时添加麦麸和鲜菜。每个木盘放幼虫1千克,密度适中。随着幼虫长大,及时分盘。麦麸是幼虫的主要饲料和栖身之地,温度低时幼虫会钻进下层。饲料厚度不超过5厘米,饲料减少时筛掉虫粪,添加新饲料。1-2龄幼虫筛粪用60目筛网,防止漏掉幼虫。

蛹期:幼虫在饲料表层化蛹,化蛹前爬到表层静卧,伸缩身体完成化蛹。刚化成的蛹为白黄色。蛹易被幼虫咬伤,要及时检查,发现死蛹用0.3%漂白粉溶液喷雾消毒,挑出处理。挑蛹时将2天内化的蛹放在同一筛盘中,集中羽化。

5.注意事项

人员管理:禁止非饲养人员进入饲养房,进入人员需在门外用生石灰消毒。

变态环节:掌握黄粉虫四变态环节的时间、形体、特征,有助于把握养殖技术。

饲料管理:饲料要新鲜,糠麸不变质,青菜不腐烂。幼虫期每蜕皮一次更换饲料,及时筛粪。成虫期饲料底部易发霉,要及时换盘。适当添加葡萄糖粉、维生素粉、鱼粉,每天喂鲜菜。

日常观察:饲养人员每天观察各虫期情况,发现病虫、死虫及时清除,防止病菌感染。

总之,黄粉虫养殖需掌握科学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措施,确保繁殖速度、虫体质量和经济效益。通过合理选择种虫、配备养殖设备、精选饲料和精细管理,可有效提高黄粉虫养殖效益,为相关产业提供优质资源。

关于黄粉虫的养殖技术大全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举报 收藏 打赏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