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研发高性能乒乓球机器人系统:击球成功率达88%

内容摘要快科技6月3日消息,据媒体报道,麻省理工学院仿生机器人实验室近日在动态操控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其研发的乒乓球机器人系统展现出接近人类水平的精准击球能力。该研究团队由肯德里克 坎西奥和大卫 阮领衔,他们开发的系统完美融合了机械臂硬件创新与先进控

联系电话:400-962-3929

快科技6月3日消息,据媒体报道,麻省理工学院仿生机器人实验室近日在动态操控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其研发的乒乓球机器人系统展现出接近人类水平的精准击球能力。

该研究团队由肯德里克 坎西奥和大卫 阮领衔,他们开发的系统完美融合了机械臂硬件创新与先进控制算法。系统采用实验室自主研发的高性能人形机械臂,凭借其高扭矩、低惯性的特性,能够实现毫秒级的快速响应。

在算法层面,研究团队突破了传统分段控制的局限,创新性地采用全程轨迹规划技术,使机械臂能够在整个挥拍过程中持续优化运动路径。

团队构建了由感知模块和执行模块组成的完整系统架构。感知模块通过高速运动追踪系统实时捕捉球体运动,执行模块则负责计算最优击球策略并精确控制机械臂动作。测试数据显示,该系统能以88%的成功率精准击球,最高出球速度达11米/秒,并可实现多种击球方式的灵活切换。

值得注意的是,这项研究在方法论上具有特殊价值。在当前强化学习大行其道的背景下,研究团队证明了传统约束优化方法在精密控制中的独特优势。坎西奥表示: 我们正在探索将两种方法优势互补的可能性,这可能会催生更强大的控制范式。

自去年9月研究成果发表以来,团队持续优化系统性能。最新进展包括实现任意落点的精确控制,以及对球拍触球过程的精细化调控。

未来,研究人员计划通过加装龙门架等结构扩展机械臂工作空间,最终目标是实现完整的人机对打能力。这一技术突破不仅限于乒乓球领域,其核心算法和硬件创新有望应用于搜救机器人、工业自动化等需要精密动态操控的场景,为机器人技术的实际落地带来新的可能性。

麻省理工研发高性能乒乓球机器人系统:击球成功率达88%

 
举报 收藏 打赏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