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25)》发布 西部地区呈现多领域全方位发展

内容摘要  中新网西安4月19日电 (记者 阿琳娜)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日联合发布《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25)》(西部蓝皮书),蓝皮书分别从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生态安全建设、创新发展、城乡融合等方面,分析西

联系电话:400-962-3929

  中新网西安4月19日电 (记者 阿琳娜)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日联合发布《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25)》(西部蓝皮书),蓝皮书分别从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生态安全建设、创新发展、城乡融合等方面,分析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各领域、各方面发展状况。

  《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西部蓝皮书)自2005年起每年发布一部。此次发布的蓝皮书全面回顾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25年来的政策演变历程,系统总结显著成效,深入剖析当前面临的现实困难。同时,紧扣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针对性提出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重点任务与实施路径,为西部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图为《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2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供图

  蓝皮书中提到,西部地区传统特色优势产业与新兴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各具特色。传统特色优势产业中,食品与饮品产业发展潜力最大,具有较强竞争力。西部能源产业形成较大规模,具有产业禀赋基础,农牧业、煤炭采选业、金属加工业与清洁能源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强。

  而西部地区新兴特色优势产业中,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潜力较大,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指数远高于其他产业,表明西部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具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和潜力。此外,清洁能源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形成一定规模,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

  蓝皮书内容显示,西部地区加快对内、对外开放。西部地区对内开放体现在城市群内部协同发展、跨省毗邻地区融合发展以及山川沿线经济带建设。目前,西部地区已经形成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关中平原城市群等较为成熟的城市群。

  西部地区对外开放速度加快。中欧班列形成东、中、西三条主通道,运行量逐年增加。同时,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平台不断健全,自贸区、综合保税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和国家级博览会等平台提升了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水平。

图为研讨会现场。阿琳娜 摄

  蓝皮书中还提及,西部地区创新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稳步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突破等。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此外,西部地区生态质量稳步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不断提高,重点生态工程稳步推进。

  当日在西北大学举办的《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25)》发布会暨新时代西部地区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研讨会上,50余名来自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商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完)

 
举报 收藏 打赏
今日推荐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