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容量“超级充电宝”人工短路试验成功

内容摘要  中新社西宁4月18日电 (甄国青 卢国强 朱毅然)18日,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下称“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在青海海西宝库储能电站成功完成全球最大容量高压直挂构网型储能人工短路试验。作为中国首次针对该技术的专项试验,标志着中国在新型储能

联系电话:400-962-3929

  中新社西宁4月18日电 (甄国青 卢国强 朱毅然)18日,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下称“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在青海海西宝库储能电站成功完成全球最大容量高压直挂构网型储能人工短路试验。作为中国首次针对该技术的专项试验,标志着中国在新型储能技术验证领域迈入国际前列。

图为4月18日,构网型储能人工短路试验现场。朱毅然 摄

  高压直挂构网储能相当于安装在大电网上的“超级充电宝”和“稳定器”,用来支撑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试验聚焦储能电站近端离网、并网人工短路两大场景,采用“三步走”方案:首阶段通过单支路离网短路试验验证储能单元控制策略,第二阶段以多支路联合运行测试孤岛场景稳定性,第三阶段通过全功率并网试验精准获取系统响应速度、调节能力及短路电流限制效果等关键参数,全面检验构网型储能在极端工况下的技术性能。

  试验依托全球首套百兆瓦级高压直挂构网型储能项目——海西宝库储能电站开展,该电站总装机224.5兆瓦/889兆瓦时,其中构网型储能容量达108兆瓦/430兆瓦时,试验地海西电网新能源装机规模2400万千瓦、占总装机比例超95%,为中国极高比例新能源电网的典型代表。

图为4月18日,构网型储能人工短路试验现场。朱毅然 摄

  此次试验成果不仅为高比例新能源电网安全运行提供核心参数,还将支撑中国沙戈荒大基地新能源大规模外送技术研究,助力解决新能源占比超50%的省级电网安全难题,同时为偏远地区微电网、应急供电等场景提供可复制技术路径,推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完)

 
举报 收藏 打赏
今日推荐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