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出台国家级资质认定检验检测机构信用风险分类管理规范

内容摘要  中新网3月18日电 据“市说新语”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制定发布《获总局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信用风险分类管理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及其配套的信用风险分类指标体系。这一举措旨在进一步提升检验检测行业的监管效能,推

联系电话:400-962-3929

  中新网3月18日电 据“市说新语”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制定发布《获总局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信用风险分类管理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及其配套的信用风险分类指标体系。这一举措旨在进一步提升检验检测行业的监管效能,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检验检测机构作为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产品质量、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检验检测行业的蓬勃发展,机构数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监管工作压力日趋加大。为适应新形势下的监管需求,市场监管总局依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市场监管总局关于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的意见》等相关规定,将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的理念与模式拓展到检验检测机构监管领域,通过强化信用风险分类监管手段,着力提升检验检测监管工作的科学性、精准性与有效性。

  《规范》共分为五章十八条,明确了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的定义、职责分工、基本原则、分类指标、分类周期、差异化监管措施及责任追究等内容。信用风险分类指标体系涵盖基础信息、经营状况、监管执法、能力水平、技术创新等多个维度,并根据监管工作实际动态调整。检验检测机构按照信用风险从低到高分为A类(信用风险低)、B类(信用风险一般)、C类(信用风险较高)和D类(信用风险高)。市场监管总局将根据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对获总局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实施差异化监管,优化监管资源配置,提升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检验检测机构信用风险分类结果是市场监管部门配置监管资源、实施差异化监管的重要依据。市场监管部门将持续优化完善信用风险分类指标体系,深化检验检测机构信用监管改革,完善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

图片来源:“市说新语”微信公众号
 
举报 收藏 打赏
今日推荐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