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揭万向信托管理层“地震”内情:3位副总裁和董事会秘书下课,或被问责?

内容摘要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040090)记者 樊红敏 北京报道2024年,万向信托管理层出现大变动!万向信托近日发布的2024年年报显示,万向信托2024年11月、12月连续解

联系电话:400-962-3929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040090)


记者 樊红敏 北京报道

2024年,万向信托管理层出现大变动!万向信托近日发布的2024年年报显示,万向信托2024年11月、12月连续解聘了3位副总裁和董事会秘书的职务。

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万向信托实现营业收入1.83亿元,实现净利润-4744.73万元。这已是万向信托连续第二年出现亏损。2023年,万向信托营业收入为2.93亿元;净利润出现亏损,为-2.03亿元。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根据万向信托年报,2024年8月26日,万向信托召开第一届监事会第十四次会议。“监事会独立意见:报告期内,公司出现重大亏损及大额减值事项,应就有关原因及情况进行明确阐述,如有管理不当、内控缺失等问题,应当追责、问责。”万向信托在年报中提到。

监事会召开之后仅仅两个月,万向信托高层团队就迎来了大变动。万向信托年报提到,经2024年11月5日万向信托第一届董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解聘斯伟波公司副总裁职务。经2024年11月21日万向信托第一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解聘余勇文、陈浩公司副总裁职务。经2024年12月11日万向信托第一届董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解聘陈浩公司董事会秘书职务。

根据万向信托2023年年报信息,余勇文、斯伟波的副总裁任职日期始于2017年,而陈浩的副总裁任职日期始于2023年8月,董事会秘书职务则始于2023年12月,任职时间仅一年左右。

“近几年,信托公司面临历史遗留问题解决和与时俱进适应新时代新形势团队建设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或有更多信托公司高管因对所在机构业务风险规模高企、业绩下滑或者合规内控等问题负有领导责任而被公司内部问责免职。”金乐函数信托分析师廖鹤凯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记者此前就从行业内了解到,某央企信托公司原高管因对在任期间所审批的数十亿元风险项目承担管理,而被该公司问责。

此外,记者注意到,根据万向信托年报数据,在不良资产合计数据不变的情况下,其自营资产不良率2023年期末数与2024年期初数却相差42.7%,缩减了半数以上。具体来看,其中,万向信托2023年年报显示,自营资产不良率期末数为78.75%;万向信托2024年年报显示,自营资产不良率期初数为36.05%。

“固有信用风险不良率按中国信托业协会行业评级口径确定,即固有信用风险不良率=(固有信用风险资产中不良资产余额-固有信用风险资产中不良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余额)÷(固有信用风险资产余额-固有信用风险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余额)。”万向信托在2023年年报中备注称。

“固有信用风险不良率按中国信托业协会行业评级口径确定,即固有信用风险不良率=(固有信用风险资产中不良资产总额-固有信用风险资产中不良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余额)÷固有信用风险资产总额。”万向信托在2024年年报中备注称。

就前述高管被解聘的具体原因,以及自营资产不良率2023年期末数与2024年期初数相差悬殊的原因等相关问题,记者日前致电致函万向信托方面,不过,截至记者发稿,并未获得回应。

(责任编辑:田云绯)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收藏 打赏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