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时间
茄子喜温耐热,生长适温为20-30℃,低于15℃生长受阻,高于35℃易落花。根据气候差异,种植时间可分为以下四类:
1、春季种植
南方2-3月育苗,北方3-4月(地膜覆盖或大棚栽培)。5-6月采收,避开夏季高温多雨期,减少病虫害。
2、夏季种植
6月播种,8月收获。需加强遮阳降温,预防疫病和蚜虫。
3、秋季种植
南方7-8月,北方需提前至7月初(避免霜冻)。秋季气温适宜,果实品质佳,市场价格高。
4、冬季种植(温室/大棚)
10月播种,次年2-3月收获。控制温湿度(昼温25-30℃,夜温15-17℃),补充光照。
二、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
南方选耐湿品种(如“杭茄”),北方选耐寒品种(如“北京九叶茄”)。长茄型(如“紫红长茄”)适合鲜食,圆茄型(如“北京九叶茄”)耐储运。优先选择抗青枯病、黄萎病的杂交种(如“黑旋风”)。
2.种子处理与育苗
55℃温水浸种15分钟,搅拌冷却后继续浸种8-12小时。0.1%高锰酸钾溶液浸种30分钟,预防苗期病害。25-30℃环境下催芽,每天清水冲洗种皮,4-5天出芽。
育苗土配制:腐熟有机肥:田园土:河沙=3:6:1,每平方米加8-10g多菌灵消毒。
播种深度0.5-1cm,覆土后保持温度25-28℃,出苗后白天20-25℃、夜间15℃。
3.整地与定植
深耕25-30cm,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5000kg+过磷酸钙30kg+硫酸钾15kg。宽80cm、高20cm垄,垄沟排水防涝。
定植密度:
长茄品种行距60-70cm,株距40-50cm,亩栽2000株左右。圆茄品种行距70-80cm,株距50-60cm,亩栽1800株左右。黑色地膜抑草,银灰膜驱蚜虫,定植后浇透定根水。
4.田间管理要点
水肥管理:缓苗期定植后7天浇缓苗水,配合5%稀粪水。结果期门茄膨大时追肥(亩施尿素10kg+硫酸钾15kg),每采收2次追肥1次。叶面补肥0.2%磷酸二氢钾+0.1%硼砂,预防畸形果。
整枝打杈:双干整枝保留门茄下第1侧枝与主枝,其余侧芽摘除。老叶修剪摘除下部黄叶、病叶,增强通风。
保花保果:人工授粉上午8-10点轻摇植株或毛笔点花。激素处理30ppm防落素喷花(避免溅到嫩叶)。
病虫害防治:病害青枯病(轮作3年以上,发病初期用72%农用链霉素灌根)、疫病(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喷雾)。虫害红蜘蛛(1.8%阿维菌素3000倍液)、蚜虫(黄板诱杀+10%吡虫啉1500倍液喷雾)。
5.采收与储存
果皮光亮,萼片与果实连接处白色环带未消失时采收。用剪刀剪断果柄,避免撕伤枝条。
综上就是茄子的种植时间和方法介绍,茄子的种植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环境而定,选择适合的品种对茄子种植业至关重要。
关于茄子什么时候种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