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葵越冬管理

内容摘要一、播种与育苗秋葵的种皮较硬,为了促进种子尽快出苗,建议播种前先进行浸种催芽处理。将种子用温水浸泡24小时,然后在25-28℃的条件下保湿催芽,待一半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播种时,可将种子播于营养盘中,每穴播2粒,覆土1厘米。播种后,保持白天

一、播种与育苗

秋葵的种皮较硬,为了促进种子尽快出苗,建议播种前先进行浸种催芽处理。将种子用温水浸泡24小时,然后在25-28℃的条件下保湿催芽,待一半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播种时,可将种子播于营养盘中,每穴播2粒,覆土1厘米。播种后,保持白天温度在25-30℃,夜间15-20℃,一般4-5天即可出苗。

二、整地与定植

冬季栽培黄秋葵,宜选择避风向阳、耕层较浅、质地疏松、肥力中上、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砂壤土或肥沃的土壤。清园后,将残茬杂草清理干净,深翻晒土10-15天后整平耙细。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2000千克,将土壤和肥料翻匀,起高垄。幼苗出土后,要做好苗床的温度和肥水管理,并适时炼苗。当苗龄具有3-4片真叶时,即可移栽定植,株距40厘米。

三、田间管理

1.温度管理

在冬季最冷的月份,温室内一般夜温应维持在12-15℃,白天气温应达到25-30℃,日平均温度13-20℃。遇灾害性天气,需进行临时加温,以保证温室最低气温不低于8℃,满足秋葵生长发育的需求。

2.肥水管理

平衡施肥应掌握“前稳、中促、后加强”的原则,根据不同时期的生长发育进行配方施肥。

提苗肥:在移栽活棵后,追施1次提苗肥,施加高氮型肥料。

保花肥:施用平衡型肥料或磷肥钾肥复合肥料,穴施在株间或行间,结合中耕培土。

结荚盛期:每隔15天施肥一次。生长后期,为防止早衰,可用0.3%磷酸二氢钾溶液,在阴天或晴天下午4点以后,喷施于叶部正背面,喷到叶部湿润即可。

水分管理:定植时浇水,开花前轻浇,结果后重浇。生长前期晴天傍晚地干时浇透水,保证土壤湿润。采收盛期遇干旱时,一定要及时浇透水,防止早衰,以利提高嫩果产量和品质。

3.整枝

在密植条件下,及时除去植株下部侧枝,并适当摘叶,使植株下部通风透光,增强底部叶片的光合作用,减轻病虫危害,促进坐果。栽植密度较小时,可保留基部1-2个侧枝,使其与主茎同时结荚。在生长中后期,收获嫩荚后保留荚下1-2片叶,其余下部叶片全部摘除,以免造成营养损失。

四、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采用物理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黄秋葵抗性较强,主要病虫害有病毒病、棉大卷叶螟、地老虎、蚜虫、蓟马等。

物理防治:可安装一盏频振式杀虫灯,利用灯光诱杀虫蛾;亦可用每667平方米安放20块黄板粘捕蚜虫、美洲斑潜蝇、粉虱。

化学防治:防治病毒病可使用2%宁南霉素水剂300倍液喷雾或5%菌毒清可湿性粉剂200倍液。药剂可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200倍液等喷雾,间隔7天用药一次。蚜虫、蓟马在发虫高峰期,每667平方米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克兑水50千克进行喷雾。

五、采收

当黄秋葵植株有7-9片叶时开始开花,通常花谢后5-7天、嫩果长至8-10厘米时采收嫩果,品质最佳,宜于每天早晨剪收。采收要及时,过早产量低,过迟果荚变硬,失去其独特风味。

总之,通过以上种植管理措施,可以成功种植出健康、优质的秋葵。希望这些信息对大家有所帮助,收获满满。

关于秋葵越冬管理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举报 收藏 打赏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