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卢岳)近日,正处于IPO进程中的强一半导体(苏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强一股份”)更新了问询回复,公司就关联交易、核心技术及来源、采购与供应商、毛利率等问题回答了上交所的问题。上交所官网显示,强一股份本次IPO,拟募资15亿元,保荐机构为中信建投证券。2024年,强一股份实现营收6.41亿元,净利润2.33亿元,公司净利润相较于2023年增长近13倍。强一股份净利润暴增背后,除了毛利率大幅增长外,还与公司对单一客户和供应商的依赖有些紧密联系。报告期内,公司向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由62.28%升至82.84%,客户集中度较高,尤其是对单一最大客户的依赖度较强,而这种高度依赖背后,又存在着关联交易的逻辑。集中度高 存在关联交易占比高风险资料显示,强一股份是一家专注于服务半导体设计与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聚焦晶圆测试核心硬件探针卡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在国内细分行业中具备较大影响力。强一股份的主要产品为2D/2.5D MEMS探针卡。据了解,探针卡是半导体测试中的关键部件,用于连接测试机与晶圆上的芯片。它通过微细探针与芯片焊盘接触,传输电信号以检测芯片的电气性能和功能,其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生产过程中的晶圆测试环节。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至2024年、2025年上半年,强一股份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54亿元、3.54亿元、6.41亿元、3.74亿元;同期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62.24万元、1865.77万元、2.33亿元、1.38亿元。从上述数据可看出,近三年公司营收及净利润实现逐年增长,尤其是2024年净利润相较于2023年增长近13倍。之所以如此大的增幅,与强一股份对单一客户/供应商的依赖、关联交易增长有关。在客户端方面,报告期内,强一股份向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62.28%、75.91%、81.31%和 82.84%,客户集中度较高,其中对单一最大客户的依赖度也较高。具体来看,强一股份前五大客户中销售金额位列首位的均为B公司,报告期内,强一股份来自B公司的销售收入在营业收入中占比分别为9551.41万元(占比37.58%)、1.34亿元(占比37.92%)、2.24亿元(占比34.93%)、9559.43万元(占比25.53%)。另外,强一股份的销售大增,与关联交易也有关,关联交易对方依然是这个B公司。报告期内,强一股份关联销售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38.88%、40.09%、36.00%和25.97%,占比相对较高。强一股份称,这主要是由于公司在2020年、2021年分别推出的2D MEMS探针卡、薄膜探针卡获得B公司的认可,随着B公司业务快速发展,其对公司采购金额快速增长。从供应端来看,强一股份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占采购总额的比例偏高。报告期内,这一比例分别为49.14%、40.19%、60.67%、64.27%。为保证供应链稳定性,强一股份逐步在境内寻找产品核心部件及材料供应商。其中,报告期内,公司向供应商南通圆周率采购PCB、MLO等产品及PCB贴片服务,其采购金额占营业成本的比例分别为 18.32%、8.91%、5.04%和 5.54%,南通圆周率系公司实际控制人周明控制的企业。强一股份针对问询函回复显示,南通圆周率20多名员工曾任职于强一股份,包括董事、总经理何静安,曾担任发行人董事、生产副总经理;南通圆周率股东中超一半与发行人重合或存在关联关系,且在成立较短的时间内即获得较多外部投资。根据大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情况,南通圆周率各期主营业务毛利分别为-87.19 万元、-566.39 万元、-1316.90 万元、1212.36 万元;各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98.95 万元、-5031.22 万元、-7658.38 万元、-2031.71 万元,处于持续亏损阶段。总体来说,强一股份的经营与大客户、供应商均存在深度捆绑。如果这些大客户所处半导体行业进入下行周期,削减资本开支,公司经营是否将受到冲击,业绩是否将出现较大波动存疑。盈利逐年增长 毛利率显著高于同业引质疑从行业层面来看,强一股份所专注的是半导体市场及细分探针卡市场。根据WSTS数据,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在2014年至2024年期间由3359亿美元增至6305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6.50%。具体到探针卡细分领域,根据 TechInsights数据,2018年至2022年,全球半导体探针卡行业市场规模由16.51亿美元增长至25.41亿美元,2024年全球半导体探针卡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6.51亿美元。强一股份所处的探针卡行业,长期规模增长、个别年份行业有所微调。目前,测试常规芯片主要有2D和2.5D探针卡,其中,高性能2.5D探针卡,技术壁垒依然很高,参与者较少,价格稳中有增。报告期内,强一股份的主要产品2D/2.5D MEMS探针卡销售单价分别为31.59万元/张、42.81万元/张、59.54万元/张、81.75万元/张,三年时间单价上涨两倍多。强一股份在招股书中称:“公司2D MEMS探针卡销售单价逐步提高,主要是受平均探针数量快速增长的影响。”随着芯片制程变化,每颗芯片需要的测试探针数量持续增加。2D MEMS探针卡作为定制化耗材,其售价通常与探针数量呈正相关。据招股书,强一股份总探针数量及平均探针数量在近三年亦逐年增加,这也推高了其产品单价。在销量方面,2022年至2024年、2025年上半年,强一股份2D/2.5D MEMS探针卡销售数量分别为393张、541张、803张、388张。综合上述主要产品单价及销量,从收入来看,强一股份MEMS探针卡收入分别为1.36亿元、2.35亿元、5.10亿元、3.26亿元,占营收的比例分别为53.51%、66.23%、79.49%、87.01%,该项业务带动公司收入快速增长。虽然从行业及公司本身来看,整体业绩处于上升区间,但仍不排除行业周期性波动及业绩下降风险。强一股份在招股书中也提示到风险:若未来公司无法持续保持2D MEMS探针卡竞争优势,或与最大客户合作关系发生变化,再或2.5D MEMS探针卡市场推广速度不及预期,都可能导致公司营业收入无法保持快速增长。此外,强一股份的超高毛利受到市场质疑。公司毛利率由2022年的40.78%飙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68.99%,远超40%-50%的平均值。与此同时,国内外可比公司的毛利率要远低于强一股份的毛利水平,其中招股书中的两家可比公司FormFactor以及Technoprobe均为全球头部同类企业,近三年他们的毛利率维持在30%至50%之间。在对大客户/供应商依赖度高的情况下,如果行业处于下行周期,强一股份或将面临较大风险。一方面大客户可能要求降价,另一方面关键原材料供应商可能提价,公司或将处于“两头挤压”的境地,高毛利率现状或将难以维持。强一股份的超高毛利究竟源于技术垄断、成本控制,还是因为加强客户议价能力、暂时性供需错配?有待进一步观察。就客户/供应商集中度偏高风险、因行业周期波动而带来的盈利下滑风险以及超高毛利率,记者向强一股份发送了采访提纲,截至发稿公司未作回复。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