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霜霉病最佳防治方法

内容摘要黄瓜霜霉病的症状幼苗期发病时,子叶正面会出现不规则褪绿黄褐色斑点,直径约0.2-0.5厘米,潮湿环境下病斑背面还会滋生灰褐色霉状物,严重时子叶会变黄干枯。而成株发病则多从温室前沿开始,中下部叶片反面先出现水渍状、淡绿色小斑点,随后病斑逐渐扩

联系电话:400-962-3929

黄瓜霜霉病的症状

幼苗期发病时,子叶正面会出现不规则褪绿黄褐色斑点,直径约0.2-0.5厘米,潮湿环境下病斑背面还会滋生灰褐色霉状物,严重时子叶会变黄干枯。而成株发病则多从温室前沿开始,中下部叶片反面先出现水渍状、淡绿色小斑点,随后病斑逐渐扩大,正面显露并变为黄褐色,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潮湿时,病斑背面会出现紫褐色或灰褐色稀疏霉层,严重时病斑连成一片,叶片干枯。

黄瓜霜霉病的发病与温湿度条件密切相关。最适宜发病温度为16-24℃,湿度则需达到85%以上,特别是叶片有水膜时最易受侵染。因此,控制温湿度是防治黄瓜霜霉病的关键。

黄瓜霜霉病最佳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清洁菜园,对病区进行灭菌处理,减少病原残留。

种子处理,采用温水浸种和药剂拌种相结合的方法,提高种子抗病性。

培育壮苗,选好苗床并进行消毒处理,培育无病壮苗。

提高耕作水平,实行轮作和套种技术,避开发病高峰期。

加强栽培管理,控制种植密度,及时整枝吊蔓,清除老叶病叶。

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巧施追肥,适时喷施叶面肥,增强植株抗病性。

2、生物防治

利用芽孢杆菌Z-X-3、Z-X-10等对黄瓜霜霉病菌的抑制作用,以及Harpin蛋白制剂提高黄瓜抗病性的特性,进行生物防治。

3、生态防治

变温管理,通过调节棚内温度,创造不利于病菌生长的环境。

高温闷棚,利用霜霉病病原菌对高温敏感的特性,进行高温灭菌处理。

湿度调节,通过开棚通风和完善排水设施,降低棚内湿度,防止病菌滋生。

4、化学防治

适宜的防治时间和次数,根据病情发展及时施药,控制病害蔓延。

科学用药,选择对口药剂,合理轮换使用,提高防治效果。

对口杀菌剂的选择,如80%大生可湿性粉剂、58%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等,以及植物源药剂的提取液,均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

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实施上述综合防治措施,不仅能够有效控制黄瓜霜霉病的发生和流行,还能提高黄瓜的产量和品质,保障市场供应的稳定。

关于黄瓜霜霉病最佳防治方法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举报 收藏 打赏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