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确定品种
种植辣椒之前,首先要确定种植的品种。常见的品种有牛角椒、羊角椒、线椒、泡椒、朝天椒等。种植者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的种植经验来选择合适的品种。
二、种子消毒
对于没有包衣的种子,在催芽之前必须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种子感染病菌和病毒。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使用50%多菌灵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8%农林风2号2000倍液、0.5%氨基寡糖素1500倍液,或者用60 - 70℃的热水浸泡20分钟(边浸泡边搅拌,防止烫伤种子)。一般浸泡30 - 60分钟,然后冲洗干净后进行催芽。
三、培育壮苗
俗话说:“苗壮三分收”,培育壮苗是辣椒高产的关键。壮苗的标准是:茎杆粗壮、叶色浓绿、根系发达、无病虫害。苗龄一般在30-40天左右,3-5叶期的幼苗容易成活,缓苗快;如果超过7个叶,苗龄过大,缓苗慢,会影响生长。需要注意的是,辣椒一般在三叶期就开始进行花芽分化了,因此培育壮苗对辣椒高产至关重要。
四、肥水管理
辣椒属于浅根系作物,根系不发达,既怕旱又怕涝,所以在肥水管理上要格外注意。
(一)配方施肥
生产1000公斤鲜辣椒需要吸收氮约5公斤,五氧化二磷1公斤,氧化钾6公斤。根据辣椒的吸肥规律和需肥特性,可以安排以下施肥方案:
1.底肥:每亩用每克2亿酵素菌剂50-200公斤(可代替鸡粪、猪粪及各种生物菌有机肥),15-15-15的平衡复合肥40-50公斤。栽培沟或栽培穴均可,最好采用垄上覆膜栽培法,这样既高产又好管理。
2.第一批花坐果后:每隔15天左右结合浇水,追施20-10-20水溶肥4公斤+普通矿物腐殖酸钾3-5公斤。
3.中后期:每隔15天追施20-10-30的冲施肥5公斤+精品矿物黄腐酸钾300-400克。
4.叶面喷施:缓苗后每隔10-15天喷施“植物疫苗”叶面喷施剂一次,可防病、防虫、调节生长、增产提质。按要求使用,基本不受病虫的危害。
(二)水分管理
辣椒既怕旱又怕涝,旱了会落花落果,涝了会沤根死棵,也是落花落果。因此,要小水勤浇,最好是采用渗灌或滴灌的方式。
五、栽培管理
辣椒根系不发达,为了使根系发达,抗旱抗涝,建议改变传统的栽培方式,改垄下栽培为垄上栽培,这样可增产20%以上。垄上栽培与滴灌配合效果更好。
六、病虫害防治
辣椒的主要病虫害包括炭疽病、疫病、病毒病、软腐病、根腐病、青枯病、茎基腐病、枯萎病、根结线虫,以及白粉虱、灰粉虱、甜菜夜蛾、菜青虫等。
(一)炭疽病
发病条件:高温高湿,田间郁闭、日烧易引起炭疽病。该病易造成烂果、干叶,叶片上有同心轮纹、发黑,会导致辣椒产量和品质下降。
防治方法:
增施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增强作物抗性。
使用药剂防治,如炭疽福镁、世高、代森锰锌、氟硅唑咪鲜胺、农林风2号等。
注意事项:以防为主,尽量减少病原的传播,降低发病几率。必须控制好温度和湿度,因为湿度过大、温度过高容易引发病害,不仅仅是炭疽病。对于西红柿、黄瓜等作物也是如此,高温高湿有利于病菌的繁殖和蔓延。
(二)疫病
发病条件:病菌在土壤或残体上越冬。湿度85%以上,温度10-32℃,最适温度20-30℃。
防治方法:
进行土壤处理。
使用瑞毒铜、农林风2号、疫霜灵等进行防治。
多施用生物有机肥、甲壳素肥等,提高植株抗性。
(三)病毒病
发病条件:高温干旱,植株徒长,氮素偏高。
传播途径:灰飞虱、白粉虱、蚜虫等害虫传播;土壤传播;人为传播。
防治方法:种子消毒、注意防虫、喷施农药、提高抗性。
注意事项:如果出现病株,要及时拔除。尽量避免用手接触病株,以免病毒传播。辣椒病毒病是比较顽固的一种病害,复制性强,传播速度快,难以防治,目前还没有特效的治疗药剂,主要以预防为主。
(四)软腐病
发病条件:高温高湿,25-30℃,湿度85%以上发生严重,病菌从伤口进入。
传播途径:雨水传播、浇水传播、水溅传播、害虫传播。
防治方法:
土壤增施生物有机肥,提高植株抗性。
适时防治烟青虫、棉铃虫等钻蛀性害虫。
使用农用链霉素、琥珀胶铜、松脂酸铜、地益铜、农林风2号等进行喷雾治疗,一般5 - 7天一次,连喷2 - 3次,并注意药剂轮换使用,避免产生抗药性。
总之,辣椒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环节较多,种植者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上述方法,做好辣椒的种植管理工作,提高辣椒的产量和品质。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辣椒怎么种植才能结多果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