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种植技术及施肥管理

内容摘要一、洋葱种植技术1、播种方法撒播:播种前先将苗床浇足底水,待水完全下渗后,均匀撒播干种子(为确保撒播均匀,可将种子与细土混合)。播种后覆盖1-1.5厘米厚的潮细土。条播:按6-8厘米的行距,划1.5厘米深的浅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扫平后踏

联系电话:400-962-3929

一、洋葱种植技术

1、播种方法

撒播:播种前先将苗床浇足底水,待水完全下渗后,均匀撒播干种子(为确保撒播均匀,可将种子与细土混合)。播种后覆盖1-1.5厘米厚的潮细土。

条播:按6-8厘米的行距,划1.5厘米深的浅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扫平后踏实,最后浇水。

2、苗床管理

出苗前覆盖保墒,出苗后及时除去覆盖物。苗出齐后,上一次细土或浇一次水。当幼苗长出2个真叶时,结合除草进行间苗,保持苗距4-5厘米。

若苗床内缺肥,结合浇水每亩地冲施尿素5公斤。起苗前应浇透水,然后起苗。

3、壮苗标准

定植时应选取根系发达、生长健壮、大小均匀的幼苗。理想的壮苗标准为:移栽前苗龄55-60天,苗径6-8毫米,苗高25厘米,单苗重约4-8克。应淘汰徒长苗、矮化苗、病苗、分枝苗以及生长过大或过小的苗。

4、整地施肥

洋葱喜肥,一般每亩施用农家肥5000公斤、磷酸二铵30公斤、硫酸钾15公斤,加锌肥1公斤。将肥料均匀撒施后翻耕,使土壤耕松耙细,做成2米宽、10米长的畦。

5、浇水覆膜

移栽前5-7天,浇透水进行造墒。待土壤水分完全入渗后,在畦面上喷洒除草剂,然后覆盖地膜以提温保墒。

6、打孔移栽

栽植前在地膜上打孔,孔间株行距为15厘米。也可自制打孔设备以提高工作效率。

7、田间管理

(1)浇水

定植后约20天进入缓苗期。此阶段浇水次数要多,但每次浇水数量要少,以保证幼苗不萎蔫、地面不干燥。为确保洋葱安全越冬,需适时浇越冬水。

越冬后返青,进入茎叶生长期。此阶段既要促进生长,又要防止徒长。一般蹲苗15天左右,当葱苗外叶深绿、蜡质增多、叶肉变厚、心叶颜色变深时,结束蹲苗开始浇水。

每隔8-9天浇一次水,使土壤见干见湿,促进植株生长,防止徒长。采收前7-8天停止浇水。

(2)施肥

定植后至缓苗前一般不追肥。越冬后结合浇越冬水,每亩施人粪尿1000-1300公斤;春季返青时结合浇返青水,施一次返青肥。

(3)中耕松土

疏松土壤有利于洋葱根系发育和鳞茎膨大。苗期需进行3-4次中耕,结合每次浇水后进行;茎叶生长期进行2-3次,植株封垄后停止中耕。中耕深度以3厘米左右为宜,靠近植株处要浅,远离植株处可稍深。

(4)除薹

对于早期抽薹的洋葱,在花球形成前,从花苞下部剪除,或从花薹尖端分开,从上而下一撕两片,防止开花消耗养分,促使侧芽生长,形成较充实的鳞茎。

二、洋葱施肥管理

1.基肥:整地时施足基肥,每亩施腐熟农家肥800-1000公斤,过磷酸钙28-30公斤,硫酸钾14-15公斤。

2.追肥:

苗期:定植后5-6天,亩施腐熟农家肥600-800公斤,或硫酸铵10公斤,兑水800公斤。

茎叶生长期:缓苗后,亩追硫酸铵10公斤,加水800公斤,或氮肥40-50公斤。

鳞茎膨大期:此阶段需追肥2-3次,亩施硫酸铵10公斤,硫酸钾5公斤,加水800公斤。

3.微肥:定期喷施含有钙、硼、镁、锰、锌等微量元素的叶面肥,可促进洋葱健康生长。

总之,洋葱种植需精心管理,合理施肥,才能获得高产优质的洋葱。若您还有其他种植疑问,可以继续留言。

关于洋葱种植技术及施肥管理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举报 收藏 打赏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