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遗赋能 讲活洛阳隋唐大运河中枢好故事

内容摘要中国经济网7月16日讯(记者裴小阁 彭金美 张相成)隋唐大运河作为隋唐时期重要的水上交通枢纽,不仅解决了关中与北方粮食供应短缺的问题,推动了运河沿线文化、经济、物资、人力的交流,同时也加速推动了中华文明一体化的进程。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馆长

联系电话:400-962-3929

中国经济网7月16日讯(记者裴小阁 彭金美 张相成)隋唐大运河作为隋唐时期重要的水上交通枢纽,不仅解决了关中与北方粮食供应短缺的问题,推动了运河沿线文化、经济、物资、人力的交流,同时也加速推动了中华文明一体化的进程。

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馆长曹岳森在接受中国经济网专访时表示,2014年,丝绸之路和大运河同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作为国家“一轴多核”运河博物馆网络(国家馆+8省33市专题馆)中隋唐运河史的展示阐释中心,依托“大运河+丝绸之路”双重遗产的协同效应,通过组建运河沿线城市博物馆联盟、加强差异化展览交流、完善文化遗产档案建设等工作,进一步彰显了隋唐大运河博物馆的文化遗产价值。洛阳作为大运河中枢的衔接作用,也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得到显著提升。

(责任编辑:张晓波 )
 
举报 收藏 打赏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