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06日 09:39:01
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明确2025-2026年再生金属产量突破2000万吨目标,一场围绕铜等关键金属的资源争夺战正悄然升级。作为全球工业“血液”,铜的战略价值在新能源与算力革命中全面凸显:1.我国铜储量仅占全球3%,进口依赖度超70%,而单台纯电动车用铜量达燃油车4倍,动力电池用铜占比超60%;算力领域,英伟达GB200服务器单台用铜量激增至20公斤,高端PCB用铜量达1.36吨。2.2025年全球铜供需缺口已达150万吨,叠加第二大铜矿生产中断,供需矛盾或进一步加剧,铜的价值重估势在必行。
核心标的解析:资源掌控与技术壁垒双驱动!
1. 紫金矿业:全球铜资源“超级玩家”
国内唯一掌控超1.1亿吨铜资源的企业,卡莫阿铜矿为非洲最大铜矿,年产能达45万吨!通过水力发电实现全球最低铜生产碳排放(单位产品碳排放较行业平均低30%),契合ESG投资趋势。2025年一季度铜产量同比增长15%,资源垄断优势持续扩大。
2. 北方铜业:新能源铜箔“隐形冠军”
山西国资唯一铜上市平台,国内唯一量产新能源用黑化处理铜箔的企业,厚度达4.5μm,技术指标对标国际龙头!深度绑定宁德时代动力电池供应链,2025年铜箔订单占比超40%,受益于4680大圆柱电池放量,业绩弹性显著。
3. 江西铜业:铜冶炼技术“全球标杆”
国内唯一拥有全球最大单体铜冶炼厂(贵溪冶炼厂)的企业,“双闪”技术使铜回收率超98%,单位能耗较行业平均低20%!伴生黄金、铼等贵金属年贡献超30%利润,锂电铜箔产能突破万吨级,形成“铜+贵金属+新材料”三重增长极。
4. 洛阳钼业:钴铜双资源“战略支点”
全球唯一掌控超520万吨钴资源的企业,铜储量达900万吨、资源量3400万吨!所产铜杆、电缆产品国内市场占比15%,为算力中心、5G基站提供底层材料支持。2025年TFM混合矿项目达产,铜年产能将增至50万吨,成本较行业平均低15%。
行业趋势:铜的稀缺性已从“工业需求”升级为“战略安全”问题。政策推动下,再生铜回收体系完善与海外资源并购将成为企业竞争焦点。具备资源垄断、技术降本、新能源/算力双场景覆盖能力的企业,有望在价值重估中占据先机。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