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雪冰城柠檬水断供的背后是原料依赖与供应波动引发危机。
上周起,多位网友发帖称,蜜雪冰城多个门店已无法买到柠檬水。店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柠檬水没货了,预计这两天这款产品都没有货。” 在部分地区的门店,柠檬水还成了限量供应产品。有媒体分析,柠檬水断档实则源于近期柠檬价格的持续上涨。截至 2025 年 9 月 17 日,全国柠檬平均批发价为 15 元 / 公斤,较去年同期近乎翻倍。有意思的是,2024 年,蜜雪冰城还在高调展现其供应链领域的突出优势 —— 除了在农产品原产地 “包下山头”、自建工厂,还自主生产部分核心包装材料与门店设备,例如自产的糖蜜和果蜜包装瓶,采购价就比外部采购低约50%。这一次,柠檬水为何让蜜雪冰城突然 “翻车”?其他茶饮品牌又为何未遭遇类似的柠檬断供危机呢?爆款单品的原料都在“一个篮子”里?据蜜雪冰城官方微信公众号信息,其冰鲜柠檬水一年销量超 10 亿杯,被称为 “镇店之宝”。按 4 元1杯的售价计算,这款产品年销售额达 40 亿元,占蜜雪集团 2025 年上半年 148.7 亿元收入的 13%。中国柠檬主产区集中在四川安岳县,种植面积达 48 万亩,年产量超 60 万吨,占全国总量的 70%;但是今年,气候灾害的叠加对主产区造成直接影响:安岳等地主产区在 2024 年遭遇持续干旱,影响 2025 年市场供应量;夏花期(6-7 月)的持续高温干旱,又导致夏花盛开受阻,部分种植户预计减产幅度达 50%-60%。此外,全球供应链波动也加剧了供需矛盾:南欧、南美等国际柠檬主产区同期遭遇干旱、暴雨与低温冻害,全球柠檬供应量预计减少6%;从供应端看,本地柠檬新果虽进入采摘期,但需储存暂无法大量供应,部分海外产区柠檬因极端天气运输受阻,原计划9月到货的进口柠檬延期是这一轮柠檬水断供的主要原因。作为供应链自营较完善的茶饮品牌,蜜雪冰城通过全资子公司 “雪王农业” 深度介入柠檬种植端,一度直接控制当地50%以上的优质鲜果资源。这种 “重资产 + 长周期” 的布局虽降低了采购成本,却也形成 “产地集中 - 资本锁定 - 风险放大” 的闭环。2025 年,渤海商品交易所柠檬电子盘日成交量突破 10 亿元,价格波动率远超传统农产品;私募基金甚至推出 “柠檬指数”,将柠檬价格与茶饮企业股价、消费指数关联,吸引超 20 亿元投机资金入场。2025 年已有报道显示,广州某水果批发市场出现商户通过黑市交易,以囤积、预售手段赚取柠檬差价。有专家估计目前柠檬价格已存在较高的投机泡沫。更深层来看,这波柠檬危机源于两点:一是单一原料依赖与产地集中—— 蜜雪冰城 70% 以上的柠檬采购自四川安岳和重庆潼南,形成 “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的格局,当产区遭遇气候灾害或全球供应链波动时,风险被放大。相比之下,咖啡行业通过巴西、哥伦比亚等多地采购分散风险,而现在的中国柠檬产业尚未建立全球化布局。二是蜜雪冰城的整体低价策略,正在影响其产业链各环节的运营。雪王凭借 “4元柠檬水” 的爆款策略快速扩张,微利模式却迫使加盟商在原料、人力等方面压缩成本。而作为柠檬水核心原料的柠檬出现供应缺口时,其极致低价策略下的供应链难以消化成本压力,最终引发断供。其他茶饮品牌规避 “柠檬危机”?一样遭遇系统性危机,其他茶饮品牌优势怎么规避柠檬涨价危机的呢?在国内市场,大部分品牌主要通过品种替代、产地分散、采购模式优化等方式规避黄柠檬危机:以喜茶为代表的连锁茶饮品牌,选择种植周期短(1 年挂果)、抗灾能力更强的香水柠檬(主产区为广东、广西),且香水柠檬主要用于高端产品(单价 15-25 元),成本敏感度较低。星巴克、CoCo 都可等国际品牌采用 “全球采购 + 本地分装” 模式:从南非、阿根廷进口柠檬原汁,在国内工厂加工后配送到门店,避免鲜果运输损耗和产地波动风险;古茗、沪上阿姨等品牌则通过与区域性供应商签订 “浮动价格协议”,事先预定一个价格浮动的上限,规避后续的涨价压力,还能将成本上涨压力分摊给上游,确保终端价格相对稳定。资本结构与商业模式的差异化设计也让其他品牌更具抗风险能力:蜜雪冰城的 “低价策略”压缩了利润空间,成本上涨时难以通过提价转嫁压力,虽然部分蜜雪门店柠檬水实际已经涨价了1元;相比之下,喜茶、奈雪的柠檬茶毛利率维持在 60% 以上,即便柠檬成本翻倍,仍可通过优化配方(如减少柠檬用量、添加浓缩汁)维持盈利。刚上市的蜜雪冰城,毛利润为 31.6%,略低于行业水平,且相较于其他品牌,比较难转嫁成本危机。就在柠檬水断供前,蜜雪冰城还因一则新闻引发关注:沈阳一蜜雪冰城店员因送错吸管,被顾客要求演唱门店主题曲《蜜雪冰城甜蜜蜜》。这两件事虽看似无关,却指向同一核心矛盾 —— 作为下沉市场茶饮龙头,蜜雪冰城凭借 “低价 + 规模” 策略快速扩张至数万家门店,但供应链管控与服务体系建设还需要时间,应对成本极速变化时的兼容性还不够。柠檬危机本质是 “资本集中化”与“需求多元化” 矛盾的爆发。蜜雪冰城的困境,揭示了单一资本模式的脆弱性;而其他品牌的“免疫”,则源于供应链策略的差异化创新。未来,未来的资本或许将更深度嵌入种植、加工、金融等连锁餐饮的全链条。茶饮行业的竞争将从 “门店扩张”转向“产业链控制权” 的争夺。参考资料1、多地蜜雪冰城停售柠檬水,暴露巨大行业风险。中国新闻周刊2、连蜜雪冰城柠檬水都断货了?柠檬自由真的要没了吗?江瀚视野3、蜜雪冰城多家门店柠檬水缺货下架,有店员称“柠檬进货限购两件”,时代周报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