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源 JFET 放大器使用结型场效应晶体管(JFET)作为主要的有源器件,具有高输入阻抗的特性。与共射 BJT 放大器相比,共源 JFET 放大器有一个重要优势,即场效应管具有极高的输入阻抗,并且输出噪声低,这使其非常适合用在需要处理极小输入电压信号的放大电路中。
像共射放大器这样的晶体管放大电路通常是用双极型晶体管(BJT)制作的,但小信号放大器也可以用场效应管(FET)来构建。基于结型场效应晶体管(JFET,本文以 N 沟道 FET 为例)或者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MOSFET)的放大电路,其设计原理与之前我们学习的基于 BJT 的 A 类放大电路是完全相同的。
首先,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静态工作点(Q 点),以便对 JFET 放大器电路进行正确的偏置。JFET 单管放大器主要有三种常见结构:共源(CS)、共漏(CD,也叫源极跟随器)、共栅(CG)。这三种 JFET 放大器的配置,分别对应于双极型晶体管的共射极、射极跟随器和共基极电路。本文我们将重点讲解应用最广泛的 共源 JFET 放大器。
共源 JFET 放大器电路配置
该放大电路由一个 N 沟道 JFET 组成,但也可以用等效的 N 沟道耗尽型 MOSFET 来替代,因为电路图完全一样,只是器件不同。它被连接成共源配置。JFET 的栅极电压 Vg 通过由电阻 R1 和 R2 组成的分压网络来偏置,使其工作在饱和区,这相当于 BJT 的有源区。
与 BJT 电路不同,JFET 的栅极电流几乎为零,因此栅极可以看作开路。因此不需要像 BJT 那样绘制输入特性曲线。
我们可以将 JFET 与 BJT 做如下对比:
JFET
BJT
栅极 (G)
基极 (B)
漏极 (D)
集电极 (C)
源极 (S)
发射极 (E)
栅极电源 (VG)
基极电源 (VB)
漏极电源 (VDD)
集电极电源 (VCC)
漏极电流 (ID)
集电极电流 (IC)
由于 N 沟道 JFET 是耗尽型器件,并且在默认情况下是“导通”的,因此需要在源极相对于栅极施加一个负电压,来调节或控制漏极电流。这个负电压可以通过一个独立的电源提供,也可以通过自偏置方式提供,只要确保即使在没有输入信号时,JFET 中也有稳定的电流流过,并且 Vg 保持在栅源 PN 结的反偏状态即可。
在本文的简单电路示例中,偏置由分压电阻网络提供,这样输入信号就可以在栅极产生正弦波的电压升高与降低。任何合适的电阻对(R1 和 R2)只要比例正确,就可以提供合适的偏置电压。直流栅极偏置电压 Vg 由以下公式给出:
需要注意的是,该公式仅决定电阻 R1 和 R2 的比例。为了充分利用 JFET 极高的输入阻抗,并且减少电路的功耗,我们通常将电阻值设计得很大,常见范围在 1MΩ 到 10MΩ。
输入与输出
输入信号 Vin 施加在栅极与地之间。当栅极电压 Vg 保持恒定时,JFET 在其“欧姆区”工作,表现得像一个线性电阻器。漏极电路中含有负载电阻 Rd,输出电压 Vout 就是加在这个负载电阻上的电压。
为了改善共源 JFET 放大器的效率,可以在源极支路串联一个电阻 Rs。漏极电流 Id 也流过这个电阻,因此 Rs 用来设定放大器的 Q 点。
当 JFET 完全导通时,会在 Rs 上产生一个电压降(等于 Rs × Id),使源极电位高于地电位。这个电压降为栅极电压 Vg 提供了必要的反偏条件,从而等效地产生了负反馈。
因此,为了保持栅源结反偏,源极电压 Vs 必须高于栅极电压 Vg。源极电压公式如下:
由于栅极没有电流流入,因此漏极电流 Id = 源极电流 Is,公式如下:
采用分压偏置的电路相比于固定电压偏置电路,稳定性更好,尤其在使用单电源供电时。Rs 与源极旁路电容 Cs 的功能与共射 BJT 电路中的发射极电阻和电容相同,都是用来提高稳定性,避免电压增益下降。不过代价是电源电压中有更多的部分降落在 Rs 上。
源极旁路电容 Cs 一般容量很大(100μF 以上),是极性电容。它的阻抗值应远小于器件跨导 gm(传输增益系数)的倒数,一般小于 10%。在高频时,Cs 等效为短路,源极几乎直接接地。
共源 JFET 放大器特性
共源 JFET 放大器的基本电路和特性,与共射 BJT 放大器非常相似。其直流负载线通过两点确定:
· 当 Id = 0 时:Vdd = Vds;
· 当 Vds = 0 时:Id = Vdd / RL。
因此,负载线是连接这两点的一条直线。
这条负载线的斜率为:
−1/(Rd+Rs)
并且它与纵轴(Id 轴)的交点 A 为:
Vdd/(Rd+Rs)
与横轴(Vds 轴)的交点 B 为:
Vdd
Q 点的位置通常设置在负载线的中点,以便实现 A 类放大。由于 JFET 是耗尽型器件,因此其栅极电压一般为负。与共射 BJT 电路一样,JFET 共源放大器的输出与输入相差 180° 相位。
共源 JFET 的缺点
使用耗尽型 JFET 的主要缺点是需要负偏置。如果偏置失效,Vgs 可能变为正值,导致漏极电流迅速增大,从而使漏极电压 Vd 崩溃。
此外,JFET 的导通电阻 Rds(on) 较高,且静态漏极电流较大,容易发热,因此需要额外的散热措施。不过,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采用增强型 MOSFET 来解决。
MOSFET 的输入阻抗更高,导通电阻更低。MOSFET 的偏置方式也不同:对于 N 沟道器件需要正偏置,而 P 沟道器件则需要负偏置。若无偏置电压,则不会有漏极电流流动,因此 MOSFET 在一定程度上更“安全”。
JFET 放大器的电流增益与功率增益
正如前面所说,共源 JFET 放大器的输入电流 Ig 极小,因为栅极阻抗 Rg 极高。因此它具有非常高的电流增益 Ai。
由于输出电压通常在毫伏到几伏之间,而功率 P = V × I,所以其功率增益 Ap 也非常大。
因此,共源 JFET 放大器常被用作阻抗匹配电路,或者直接作为电压放大器使用。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