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节里看“丰”景 供销合作社系统多措并举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内容摘要  9月23日电 金秋时节,中国农民丰收节前后,各地供销合作社以“庆丰收·供销合作社助农增收”为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发挥系统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产品流通等服务领域优势,以实际行动践行为农服务初心。多元服务 推动农田“有序化”整治正

  9月23日电 金秋时节,中国农民丰收节前后,各地供销合作社以“庆丰收·供销合作社助农增收”为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发挥系统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产品流通等服务领域优势,以实际行动践行为农服务初心。

  多元服务 推动农田“有序化”整治

  正值丰收季,各地供销合作社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队穿梭在田间地头,从提供全程机械化托管,到创新土地“三方共耕”经营模式,再到送农资农技下乡,覆盖全程、便捷高效的服务体系正让农业生产降低成本、提质增效。

  重庆市铜梁区供销合作社下属龙瓖供销集团通过“三方共耕”模式保障耕地面积

  在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新林镇五星村,经过中国农资·(赤峰)为农服务中心农技团队的全程指导,2000亩采用“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的示范田,在遭遇前期不利气候影响下,仍实现湿粮平均亩产1200公斤的好成绩。

  据了解,9月中旬以来,中国供销集团所属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累计调度2万余家基层为农服务网点、1300余名服务人员坚守一线,以技术赋能、农机抢收、产销衔接等多举措,全方位保障秋粮稳产增收。

  在重庆市梁平区,供销合作社以“设备赋能、队伍造血、土地抱团”为抓手,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变革。针对地块零散、劳动力不足的难题,梁平区社还推广“供销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三方共耕”模式,实现三方农田共管、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让撂荒地重焕生机。

  从科技赋能、机械化托管,到数字调度、土地整合,再到农资保供,供销合作社系统正通过多元化的服务,推动农田的“有序化”整治,加快智能农机的应用和创新,帮助小农户解决“谁来种地”的难题,用丰收硕果献礼丰收节日。

  整合资源 畅通农产品产销渠道

  9月17日,湖南省流动供销服务车首发仪式在长沙县正式启动。二十余辆统一标识、印有“湘供”字样的服务车整装出发,驶向那些市场不愿触及、服务难以覆盖的“三区”——偏远山区、边际界区与交通盲区。

  如今,在浙江,山西、内蒙古自治区、云南等地,“车轮上的集市”正悄悄发力,逐步改变很多村庄“买难卖难”的困境。

  今年6月,为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经营服务网络和组织体系优势,整合资源、系统联动、聚焦重点、强化赋能,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物畅其流水平,强化联农带农惠农机制,更好服务城乡居民消费新需求,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印发《供销合作社农产品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

  围绕做好农民丰收节,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还发布了《关于做好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供销合作社主题日活动的通知》《关于组织参加2025年“消费帮扶金秋行动”的通知》,让丰收不止在田间,让烟火气里实实在在的经济脉动跃动有力。

  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指导下,由中国供销集团所属中国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建设运营的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以下简称“832平台”)开设“庆丰收 供销合作社助农增收”线上活动专区,在线下,“832”平台还举办了“832土特产嘉年华”“寻味832”等系列活动,组织脱贫地区农产品进机关、进企业。

  各类线下产销对接活动涌现出新气象。不少供销市集开始“嵌入”热点活动和赛事场景,借势推广区域农产品。9月23日,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管的中国食用菌协会主办的“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供销合作社主题日活动之第六届中国食用菌产业博览会”在湖北宜昌开幕,博览会还举办了“联采联购”产销签约,促成产销合作约3.8亿元。

  从大篷车开进村,到市集搬进城,从线下热闹的展销,到线上顺畅的对接——这个金秋,丰收的不只是五谷,更有越来越畅通的产销渠道、越来越多元的消费场景,和农民越来越踏实的获得感。

  农文旅融合发力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丰收节不仅是庆祝丰收的节日,更是唤醒乡愁记忆、传承农耕文化的重要契机。各地供销合作社通过农文旅融合发力,让各地在载歌载舞中欢庆丰收,传承文化,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农脉丰华 供销集市嗨购节”活动9月20日热闹举办,活动由河北省供销合作社所属河北省供销数字信息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平山古月豆腐、无极饸络等地理标志产品集中亮相,舞台互动及文化展示区通过文艺表演传递河北地域文化魅力。

  在广东省江门市,由江门市农业农村局主办、江门市供销合作社等单位协办的江门市庆祝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如期举行,舞台上的歌舞表演正酣,一群身着鲜艳服饰的农民演员载歌载舞,用充满乡土气息的表演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夜幕下的广场灯火通明,“福建供销集市—助农销售、便民消费”暨农民丰收节(莆田仙游场)活动继续在此精彩上演。铿锵的锣鼓声中,一场传承数百年的非遗傩戏正在上演。

  贵州玉屏县的稻田里则有另一番热闹景象。几台联合收割机整齐排列,随着一声令下,农机手们驾驶着机器在金色的稻浪中穿梭。割台翻滚,稻穗被整齐地收入囊中,脱粒、装仓一气呵成。

  据了解,农民丰收节前后,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组织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在机械轰鸣的稻田里,在锣鼓喧天的广场上,在欢声笑语的游戏区,城乡居民共同感受着农耕文化的魅力,体会着丰收带来的喜悦,展现新时代农业农村的风貌,让古老的农耕文明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丰收节里话丰收,广袤田野映初心。供销合作社搭起城乡流通桥梁,以实际行动助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让丰收的成色更足,让农民的笑容更甜。(完)

【编辑:张令旗】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