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可养家!短视频助青年把兴趣变职业

内容摘要▲@“虎牙青年PLUS”是抖音“青年创作者成长计划”的参与者,视频中他正在介绍黄河源头。图/@“虎牙青年PLUS”兴趣不能当饭吃,这种老观念该改变了。9月21日,刚结束的2025抖音创作者大会上,抖音正式发布“青年创作者成长计划”“创作阶梯
▲@“虎牙青年PLUS”是抖音“青年创作者成长计划”的参与者,视频中他正在介绍黄河源头。图/@“虎牙青年PLUS”

兴趣不能当饭吃,这种老观念该改变了。

9月21日,刚结束的2025抖音创作者大会上,抖音正式发布“青年创作者成长计划”“创作阶梯计划”“AI创作浪潮计划”“精选品牌伙伴计划”,持续加码优质创作。

值得注意的是,抖音青年创作者成长计划,是由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作为指导单位,与全国百所高校合作的视频创作成长项目。尝试短视频内容创作,既可以成为青年创作梦想的“第二课堂”,也是助力他们提升实践能力、拓宽视野的重要平台。

当前,多样化就业是青年就业的一个新趋势。而在短视频时代,靠自己兴趣进行创业的青年越来越多,其中不少都是大学生创作者。数据显示,有超过八成的青年创作者将抖音作为起步平台。

可以说,短视频的蓬勃发展,打破了传统观念中兴趣与职业的界限,让越来越多的青年人看到,兴趣不仅能带来精神上的满足,更有可能成为安身立命的本事。热爱可抵岁月漫长,也能养家糊口。

傅正航(@科普航)就是其中之一。他将兴趣发展为专业,又通过短视频科普的形式,激发了更多人的兴趣。他曾是知名气象科普团队“中国气象爱好者”的忠实读者,高考后,痴迷气象的傅正航选择了复旦大学与大气科学相关的专业,并于大二正式加入“中气爱”。

他制作的短视频,从大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天气变化切入,聚焦各类极端天气,如高温、特大暴雨、台风、夏季冰雹等,不仅讲解极端天气的形成原因和潜在影响,还会给出自己的天气预测,实时更新天气解读,成为280万网友在线追踪的“天气头条”。

然而,要想在众多创作者中脱颖而出,也绝非易事。除了兴趣加持,还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持续的创作热情以及敏锐的洞察力。此外,平台本身给予的创作和流量支持也十分重要。

近年来,短视频行业蓬勃发展,由于进入门槛较低,创作者数量持续增长,竞争变得日益激烈。单一化、同质化的内容已无法满足观众的多样化需求,这表明对创作内容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内容分类也变得越来越精细。内容创作的难度,事实上是与日俱增的。

这也是抖音青年创作者成长项目的初衷。该计划通过创作课程、投稿实践、流量激励、变现撮合、成长里程碑纪念、企业实习机会等多种举措,鼓励更多青年人表达与创作,助力青年人在创作中探索更多职业的可能性。

毕孝斌(@虎牙青年PLUS)就是就业赛道转换中的一员,也是抖音青年创作者成长计划参与者。从科普记者转行做旅游博主,他拿着10万积蓄和女友开车环游中国,不只是实践自己的“人生清单”,这个过程中,更让他体会到久违的创作快乐。

在毕孝斌拍摄的短视频中,旅游和地理、历史充分结合,边赏风景边科普,把每个景点都变成了饶有乐趣的知识点。随着成为百万粉丝的博主,商单广告开始找来,收入反而比过去增加了。

毕孝斌的经历并非个例,在抖音青年创作者成长计划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青年正尝试突破传统职业路径的束缚,在不断探索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

这种转变背后,是短视频平台构建的完整生态支撑。平台通过实实在在的技术支持、流量倾斜,鼓励创作者们勇于探索尝试,产出更多优质内容。

效果也是立竿见影。据悉,抖音青年创作者成长计划7月28日试运营以来,吸引超过18万青年创作者报名,达成10万粉丝里程碑作者超过200位,达成100万粉丝里程碑作者近50位。

对于平台来说,吸引更多的创作者并支持高质量内容的产出,能够持续吸引更多的用户,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平台的竞争力,还能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

过去一年,抖音上优质内容播放量、播放时长同比提升了160%和220%,优质内容的播放时长为普通内容的17倍。游戏、二次元、人文社科等17个垂类优质内容播放时长同比翻番。此外,平台上的创作风格从200余种增加到800余种。

于创作者而言,借助平台提供的各类计划和资源,既能将自己的兴趣转化为实际的创作动力,也能通过优质内容获得可观的收益和广泛的认可。

这种平台与创作者之间双向的促进和成长,无疑有助于推动平台生态的繁荣发展,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种兴趣驱动的创作模式正在重塑就业观念。它让更多青年开始重新思考“成功”的定义——不再局限于体制内或大公司,而是追求个人价值与市场需求的完美契合——与其勉强从事一份不感兴趣的工作,不如在热爱的领域中深耕细作,开拓出独具特色的人生道路。

撰稿 / 丛林(媒体人)

编辑 / 徐秋颖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