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批量“生产”亿万富翁 创富速度前所未见

内容摘要在美国,人工智能(AI)领域正上演着一场财富创造的狂欢,一批亿万富豪在这场浪潮中快速崛起。 据 CB Insights 统计,目前全球共有 498 家 AI 独角兽企业,总价值高达 2.7 万亿美元,其中 100 家成立于 2023 年之后

联系电话:400-962-3929

在美国,人工智能(AI)领域正上演着一场财富创造的狂欢,一批亿万富豪在这场浪潮中快速崛起。

据 CB Insights 统计,目前全球共有 498 家 AI 独角兽企业,总价值高达 2.7 万亿美元,其中 100 家成立于 2023 年之后,而估值超过 1 亿美元的 AI 初创公司已突破 1300 家。MIT 研究人员 Andrew McAfee 直言:“回看过去 100 年的统计数据,我们还没有看到过财富以如此的规模和速度创造出来。”

AI批量“生产”亿万富翁 创富速度前所未见

今年 3 月,彭博社就曾估算,当时四家规模最大的私营人工智能公司已造就至少 15 位亿万富翁,他们的总净资产达 380 亿美元。而自那以后,又有十多家独角兽企业诞生,进一步壮大了 AI 领域亿万富豪的队伍。

例如,OpenAI 前员工 Mira Murati 在去年 9 月离职后,于今年 2 月创建了 Thinking Machines Lab,仅在 7 月份,该公司就融资 20 亿美元,估值达到 120 亿美元。Anthropic 正在寻求融资,其估值已达到 1700 亿美元,是 3 月份的三倍,一旦融资成功,公司创始人 Dario Amodei 及另外 6 位联合创始人的身家都将超过 10 亿美元。25 岁的 Anysphere 创始人 Michael Truell 也凭借公司 6 月份融资后达到 99 亿美元的估值(甚至有人开出 180-200 亿美元的估值),顺利跻身亿万富翁行列。

AI 初创公司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地孕育出亿万富豪,离不开资金的持续注入。风险投资基金、主权财富基金、家族办公室及其他科技投资者的不断投入,让这些公司可以长时间保持私营状态,不必急于上市。同时,二级市场的蓬勃发展让股权持有者能够套现,许多创始人还可以用股权进行质押借款。以 OpenAI 为例,其正在洽谈出售股份为员工提供套现机会,公司估值约为 5000 亿美元,而 3 月时这一数字还只有 3000 亿美元,市场的狂热可见一斑。

自 2023 年以来,AI 领域已出现 73 起流动性事件,包括并购、首次公开募股(IPO)、反向并购或者企业获得多数股权等。如 meta 不久前就向 Scale AI 投资 143 亿美元,Scale AI 2018 年的联合创始人 Lucy Guo 离职后,便在洛杉矶好莱坞山购置了一栋价值约 3000 万美元的豪宅。

如今,美国的 AI 热点主要集中在旧金山湾区。这里的亿万富翁数量已超过纽约,旧金山有 82 位,纽约则为 66 位。过去十年间,湾区的百万富翁人数翻了一番,而纽约的增长率仅为 45%。据苏富比国际 Realty 的数据,去年旧金山出售的 2000 万美元豪宅数量创下历史新高。Andrew McAfee 认为,美国的 AI 浪潮地理区域相当集中,尽管二十五年来不断有人预测硅谷时代将过,但硅谷依然是 AI 领域的核心地带。

值得一提的是,与 AI 领域亿万富豪数量激增形成对比的是,目前 AI 对整体就业市场的影响并不大。虽然有不少关于 AI 颠覆职场的宣传,但职场调查报告结合劳动力市场分析师提供的资料和财报来看,并没有证据能证明 AI 的广泛应用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影响。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高管 Martha Gimbel 表示:“这对人们来说是一件相当情绪化的事,许多人坚信能从数据中找到答案,但现在还看不到相关证据。”

高盛分析师 Joseph Briggs 和摩根大通也持相似观点,认为目前人工智能对整体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相当微小,对职位增减并无显着影响。

【以上内容转自“极客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如需转载请取得极客网许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延伸阅读:

中数睿智入选“2025北京市人工智能赋能行业发展典型案例” 2024人工智能峰会成功召开,华智未来强势发布20余项应用场景

 


用AI重塑“智造”基因 ——中信泰富钢铁板块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丰富赛事体验,2025动感地带AI+高校创智计划AI夏令营成功举办

WAIC成果发布 360智语入选“2025中国AI Agent企业商业落地Top20”

海纳AI重磅发布2025蓝领AI面试白皮书

2025 WAIC聚焦AI落地战:未来智能以 硬件+场景 突围 签约上海市重点AI项目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