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7 月 30 日消息,近年来,主机游戏市场的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三大主机阵营 —— 索尼、任天堂和微软,各自凭借强大的硬件性能和独家游戏作品展开激烈竞争。然而,如今的市场格局已然不同。索尼专注于家庭主机市场,任天堂在便携式游戏机领域大放异彩,而微软则采取了一种全新的策略:将全球所有设备都纳入其“Xbox”生态体系。
微软的这一战略核心在于摒弃独占策略,转而将旗下的游戏作品推向尽可能多的设备,包括索尼和任天堂的主机。从索尼最新发布的第二季度销售报告来看,微软的这一大胆尝试似乎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IT之家注意到,Circana 的执行董事兼游戏行业分析师马特・皮斯卡特拉(Mat Piscatella)在 Bluesky 上分享了 PlayStation 商店近期的销售数据,数据显示,在 PlayStation 主机第二季度的十大畅销游戏中,有六款游戏都是微软的,《MLB:The Show 25》占据了第三名的位置,成为索尼在该榜单中的唯一一款游戏。
皮斯卡特拉不禁发出疑问,“如果十年前的人们看到这样的销售榜单,会作何感想?”的确,十年前,每一家主机制造商都对自己的独家游戏作品视若珍宝,绝不轻易让其跨平台。然而,如今微软的游戏不仅成功“跨界”至索尼的主机平台,还取得了可观的销量,这在 2015 年几乎是难以想象的。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微软的主要目标可能是将“Xbox”从一个单纯的主机品牌转变为一个全方位的游戏公司,而微软的“万物皆 Xbox”计划更是致力于将其云游戏服务推广到尽可能多的设备上。
未来,微软的这一战略是否会促使索尼也考虑将其游戏作品推向 Xbox 和 PC 平台,目前还难以预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我们不太可能看到任天堂的马力欧游戏被官方移植到 PC 平台。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