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通渭:金银花开“金银”来

内容摘要    ◎本报记者 颉满斌  通讯员 李苏敏    前段时间,在金银花采摘的关键时期,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什川镇干部、科技特派员徐苹及其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金银花采摘技术指导工作。针对人工采摘效率较低的问题,团队使用了一款新型金银花采摘机。

联系电话:400-962-3929

    ◎本报记者 颉满斌  通讯员 李苏敏

    前段时间,在金银花采摘的关键时期,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什川镇干部、科技特派员徐苹及其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金银花采摘技术指导工作。针对人工采摘效率较低的问题,团队使用了一款新型金银花采摘机。

    这款采摘机应用了卫星定位技术,能够自主采摘。徐苹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我们正在反复进行采摘试验,持续优化机器性能,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和采摘精准度。”

    金银花是通渭县的支柱产业。自2020年以来,通渭县向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等选派科技特派员,运用科技力量助力金银花产业发展,让花儿开出“金银”来。

    通渭县地处西北内陆,属温带半湿润干旱季风气候区,土壤清洁无污染,金银花适种面积大。该县种植的金银花绿原酸含量4.1%、木犀草苷含量0.101%,二者较《中国药典》规定的含量高出1到2倍,药材品质好,种植效益高。

    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基础上,如何提升金银花产量?这是徐苹反复思考的问题。她2021年2月被选派到通渭县清凉沅金银花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后,就一头扎进金银花种植技术研究中。“我在田间地头看到农民生产方式比较原始,当时就想着,提高农业竞争力需要科技创新。”徐苹说。

    徐苹选择从地膜上下功夫。通渭县气候干旱,地膜具有保湿、保温作用,能够提高作物产量。但对于金银花来说,覆盖哪种地膜效果最好?这需要反复验证。在徐苹看来,试验过程就像给金银花“把脉”——找到影响金银花产量的“症结”,再“对症下药”,让金银花“盖上”最合适的地膜,这样金银花才能开得更繁茂。徐苹和相关科研机构在通渭县李家店乡的金银花试验基地采集到数据:与露地种植相比较,金银花覆盖银色地膜可增产7.26%。

    增产问题解决了,如何帮助农民增收?花农采摘的金银花,交到烘干厂,当天就能变现。看似来钱快,实则利润不高。如果把金银花烘干出售,纯利润可以增加15%至20%。

    那么,烘干到什么程度,才能使金银花保存时间长且不损坏花的色泽和功效呢?“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带着农民赚。”徐苹牢记科技特派员的职责,和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的研究员一起,探索金银花烘干的最佳温度与湿度。

    “现在确定的最佳烘干水分范围是5.8至6.1,一般需要烘17—18个小时。”徐苹说,这个数据可以为很多农户和小型烘干厂提供参考,极大减少他们的试错成本。

    “金银”藏在花开后,也藏在花开前。通渭县金银花采摘基本靠人工,如果遇上天气阻碍或人手不够等原因,没有及时采摘,一旦花朵开放,价格便会大幅下降。如何提高金银花的采摘效率?科技特派员在清凉沅金银花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支持下,携手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探索出篱架吊蔓式栽植,即在金银花行间竖立部分水泥杆,在水泥杆之间拉上钢丝,将金银花枝蔓牵引到钢丝上,形成类似葡萄的栽植模式。这种做法使金银花多发新枝,多形成花蕾,便于采摘。

    “金银花只开在新枝上,如果管理不当,枝蔓匍匐会抑制金银花新枝发育和花蕾形成,篱架吊蔓式栽植有效减少了此类情况发生。”徐苹说。

    “今年通渭县科技局共选派了38名科技特派员。”通渭县科技局副局长丁卓然介绍,科技特派员是县、乡(镇)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或其他具有专业特长的人员,他们结合专业特长助力通渭县产业发展。在金银花产业链,科技特派员将致富经送到乡亲们手里。

    目前,通渭县共种植金银花15万亩,同时建立加工厂12个,预计2025年全县金银花鲜重达4.5万吨,总产值突破20亿元,人均收入超3000元。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