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曙光全栈AI产品集中亮相WAIC,领跑AI基础设施变革

内容摘要    面对大模型浪潮下激增的算力需求与复杂的应用场景,中科曙光试图通过软硬协同的体系化能力,为金融、制造、医疗等行业提供更低门槛、更高效率的智能化底座。    攻坚算力鸿沟:从点状突破到面状融合    当前大模型训练所需的算力规模呈指数级

联系电话:400-962-3929

    面对大模型浪潮下激增的算力需求与复杂的应用场景,中科曙光试图通过软硬协同的体系化能力,为金融、制造、医疗等行业提供更低门槛、更高效率的智能化底座。

    攻坚算力鸿沟:从点状突破到面状融合

    当前大模型训练所需的算力规模呈指数级增长,传统基础设施在能效比和成本控制上逐渐乏力。中科曙光首次展出的“大规模智算集群”采用全栈自研架构,通过计算、存储、网络、散热的深度耦合设计,将离散硬件资源整合为“一台巨型计算机”,显著提升资源利用率。

    同时,中科曙光今年发布的DeepAI深算智能引擎,已基于国产GPU加速卡,在20余个行业的300多个场景中实现落地,推动AI技术从实验室创新走向规模化产业渗透。现场技术专家指出,这种架构级创新对降低大模型训推成本具有实质意义,尤其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可行的算力使用模式。

    重构数据与能源效率:破解AI落地隐性成本

    随着AI应用深入,数据存储效率与算力中心能耗逐渐成为隐性成本黑洞。中科曙光此次重点展示了存储与散热协同优化的技术方案:一方面,分布式全闪存系统ParaStor通过“超级隧道HyperTunnel”技术实现微秒级延迟和零锁竞争,配合智能调度平台的“东数西存”模式,缓解中小企业高性能存储资源短缺的困境。

    另一方面,曙光数创C7000-F相变间接液冷技术突破传统风冷极限,将单机柜功率密度提升至100kW以上,PUE降至1.1以下。据现场了解,该方案已应用于多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能效实践直接呼应国家“东数西算”工程的绿色目标。

    构建服务化生态:降低最后一公里门槛

    针对AI技术与行业场景割裂的痛点,中科曙光正推动基础设施能力向即用型服务转化。

    例如,曙光云运营着全国各地数十个国家级和区域级的云计算中心,服务各部委、各地政府和各行业企业。依托DeepAI深算智能引擎,曙光云自主研发霄练AI大模型服务平台,支撑DeepSeek、Qwen等大模型、众多的文本生成、视频、语音、OCR等专业模型以及大批的数字公务员、公文写作、合同审查、安全防控等应用模型。

    与会专家评价称,这种“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模式可能重塑AI产业分工——头部厂商聚焦底层能力,生态伙伴专注场景创新,最终加速技术下沉到中小制造企业、县域医疗机构等长尾市场。

    通用人工智能时代已然到来,随着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布局不断完善,算力将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分析人士指出,中科曙光此次展示的全栈布局,反映了头部厂商对AI基础设施国产化、体系化、服务化趋势的深刻理解,有助于引领我国AI产业高质量发展。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