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装与五家公司共建“BlueRebirth协议会” 推动汽车资源循环体系升级

内容摘要为加速汽车产业迈向循环经济,由株式会社电装(以下简称“电装”)、东丽株式会社、株式会社野村综合研究所、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株式会社MATEC以及RIVER株式会社六家公司联合发起,于2025年6月30日成立BlueRebirth协议会。该

联系电话:400-962-3929

为加速汽车产业迈向循环经济,由株式会社电装(以下简称“电装”)、东丽株式会社、株式会社野村综合研究所、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株式会社MATEC以及RIVER株式会社六家公司联合发起,于2025年6月30日成立BlueRebirth协议会。该组织将以自动精细解体*1为切入点,融合动脉产业与静脉产业 *2,打造资源闭环的循环型价值链,实现“Car to Car”*3 的可持续汽车制造模式。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其中扩大再生材料使用、减少对天然资源的依赖已成为转型的关键。然而,现实中多数生命周期结束汽车(ELV)仍采用粉碎回收的方式,难以高效提取高纯度再生原料。同时,制造端与回收端之间缺乏高效协同,使得再生材料难以满足汽车生产对品质与稳定供给的双重要求。

与此同时,回收行业还普遍面临自动化、数字化水平不足及人力资源紧张等问题,亟需通过系统性变革提升整体效率与可持续性。

针对上述挑战,BlueRebirth协议会确立了明确愿景:到2035年,将传统汽车回收行业转型为支撑产业资源循环的“再生原料制造业”,实现从回收到新车制造的真正闭环。

在具体推进层面,协议会将以ELV自动精细解体系统为支点,联合参与企业与研究机构开展技术研发与实证验证,构建贯通制造与回收环节的动静脉融合型循环价值链。该自动解体系统融合AI识别与传感器技术,可智能判断车体变形部件状况,驱动机器人选择路径进行拆解,有效提升回收效率与再生原料纯度,并助力缓解回收环节的人手不足问题。

此外,协议会还将搭建数字化平台,记录再生材料的来源信息与碳足迹数据,在制造与回收环节之间实现信息共享,逐步建立可追溯、高信赖、稳定供应的再生材料流通体系。

未来,BlueRebirth协议会将持续推动再生材料在汽车制造环节的广泛应用,通过打通动静脉产业链,实现从“废旧汽车”到“新车制造”的闭环路径,助力汽车行业迈向循环经济新时代。

BlueRebirth协议会的2035年愿景

BlueRebirth协议会简介:

·成立日期:2025年6月30日

·会长:武内裕嗣(株式会社电装 董事、CTO兼CDO)

·副会长:松冈直人(River株式会社 代表取缔役社长)

·理事单位:株式会社电装、东丽株式会社、丰田汽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野村综合研究所、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株式会社MATEC、River株式会社

·初期成员:约30家公司

注释:

*1 自动精细解体:利用机器人和AI识别技术,实现汽车零部件的自动识别、精准拆解与智能分类。

*2 动静脉产业:以血液循环为喻,生产制造业被称为“动脉产业”,而回收、再利用产业则为“静脉产业”,两者协同构建循环经济生态。

*3 Car to Car:指将报废汽车中的所有部件回收为再生原料,并用于新车制造,实现完整的资源闭环。

电装公司简介

电装是世界先进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家之一。在美国《财富》杂志发布的2024年世界500强企业中排名第305名。一直以来电装都专注于电动化、组合辅助驾驶、智能网联等技术创新、致力于解决汽车行业面临的挑战和社会课题。目前在全球广泛应用的二维码就是电装在1994年发明并无偿公开的。

在中国,电装于1994年在烟台成立了第一家合资生产企业。作为在中国的统括公司——电装(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目前在国内设有生产公司、销售公司以及软件开发公司等共计30多家关联企业。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