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轻、最小的儿童磁悬浮人工心脏在武汉植入,突破儿童心衰治疗禁区

内容摘要IT之家 4 月 15 日消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打破技术壁垒,研发出全球首款仅 45 克、直径 2.9 厘米的儿童磁悬浮人工心脏。3 月 30 日,该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董念国教授带领团队与深圳核心医疗团队合作,将自主研发

联系电话:400-962-3929

IT之家 4 月 15 日消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打破技术壁垒,研发出全球首款仅 45 克、直径 2.9 厘米的儿童磁悬浮人工心脏。

3 月 30 日,该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董念国教授带领团队与深圳核心医疗团队合作,将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体积最小、重量最轻的磁悬浮双心室辅助装置,植入 7 岁终末期心衰患儿俊俊(化名)的体内。患儿术后第 2 天恢复自主呼吸,5 天后转入康复病房,目前生命体征平稳。

据官方介绍,该装置比全球最小体积的同类产品再减小 50%,首次在低龄、低体重患儿体内构建起稳定的血液循环系统,成功突破儿童磁悬浮机械循环辅助的“禁区”,不仅填补了全球儿童心衰磁悬浮心室辅助的空白,更向世界提供了儿童终末期心脏治疗的“中国方案”。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 4 万名心衰患儿住院治疗,其中 7%-10% 亟需心脏移植,但全国年手术量不足百例。30 斤以下患儿因胸腔狭小、解剖结构特殊,长期面临 无泵可用 困境。IT之家注意到,协和医院自 2021 年起联合深圳核心医疗等 19 家机构启动专项研发,依托 212 例儿童心脏移植的临床经验,历经三年完成从动物实验到临床应用的突破。

据董念国教授介绍,此次植入的装置采用第三代磁悬浮技术,转速范围为 1500-3600 转 / 分钟,可根据患儿实时循环需求精准调节,能耗降低使电池续航能力更强。“这个‘微型泵’给了孩子恢复心肌功能、等待供心的窗口期。”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