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星系”或揭示黑洞形成新机制

内容摘要近日,科学家借助詹姆斯·韦布太空望远镜(JWST),发现了一个被命名为“无限星系”的独特星团。这一发现有望为揭示超大质量黑洞的形成机制提供关键线索。观测显示,“无限星系”由两个紧密的红色核心组成,每个核心外围各有一个环状结构,整体呈现出类似

联系电话:400-962-3929

近日,科学家借助詹姆斯·韦布太空望远镜(JWST),发现了一个被命名为“无限星系”的独特星团。这一发现有望为揭示超大质量黑洞的形成机制提供关键线索。

观测显示,“无限星系”由两个紧密的红色核心组成,每个核心外围各有一个环状结构,整体呈现出类似无限符号的形态。研究人员分析认为,这种奇特的形状可能是两个螺旋星系发生碰撞后所形成的。

在这一星团内部,存在一个年轻的超大质量黑洞,它被包裹在一个巨大的气体云中,其质量约为太阳的一百万倍。虽然目前图像的分辨率有限,但研究团队依然能够确认黑洞的位置,并在其所在区域叠加了等高线图以进一步说明。

在当前的天文学理论中,大多数黑洞被认为是由大质量恒星塌缩形成的。然而,对于超大质量黑洞的起源,这一解释并不完全适用。有些超大质量黑洞出现在宇宙大爆炸之后不久,形成时间过于短暂,难以用恒星演化模型来合理解释。

科学界提出了多种假说,其中一种观点认为,较小的黑洞通过不断合并逐渐增长为超大质量黑洞。另一种理论则认为,某些超大质量黑洞可能直接起源于气体云的引力坍缩。

此次观测到的“无限星系”被认为可能是支持后者——即直接坍缩理论的最佳证据之一。研究团队表示,两个盘状星系在碰撞过程中,其内部气体受到强烈压缩,这种压缩可能形成了足够致密的区域,最终坍缩成黑洞。

该研究论文的合著者之一表示:“通过对‘无限星系’的数据分析,我们逐步还原了一个气体直接坍缩成黑洞的可能过程。”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