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截至目前全球贸易仍保持韧性但正在急剧减速

内容摘要2025年已过半,越刮越强的逆风正在造成全球贸易增长减速。在过去3个月主要经济体大幅加征关税和采取报复性措施,使十年来持续增加的贸易限制雪上加霜。尽管其中一些措施随后又被撤销,新的谈判正在进行中,但企业仍在波涛汹涌的水域中艰难前行,奋力应对

联系电话:400-962-3929

2025年已过半,越刮越强的逆风正在造成全球贸易增长减速。在过去3个月主要经济体大幅加征关税和采取报复性措施,使十年来持续增加的贸易限制雪上加霜。尽管其中一些措施随后又被撤销,新的谈判正在进行中,但企业仍在波涛汹涌的水域中艰难前行,奋力应对政策不确定性上升、供应链紧张以及无时不在的新壁垒威胁。面对这种情形,我们探讨了这些逆风可能会对今明两年的贸易增长产生何种影响,确定未来最主要的风险,并指出可能有助于稳住大船的亮点。

我们预期今年全球贸易增速将会显著放慢,主要是因为关税提高和政策不确定性上升的累积效应。美国 在4 月份宣布加征关税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达到了历史新高,但随着美国政府又撤销了部分原计划采取的措施,并和很多国家展开贸易谈判,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有所缓和(图1.A)。在今年开局强劲之后,部分原因是因为企业赶在关税上调前提前发货,预计2025年的年度贸易增速将从 2024年的3.4%放慢至1.8%左右(图1.B)。与今年1月份的预测相比,我们将对2025 年全球贸易增速的预测下调了约1.3个百分点,几乎所有国家组别都进行了下调。按照这种速度,贸易扩张幅度将达不到新冠疫情之前20年年均约4.9%的一半。

从1月份以来的增速下调对于发达经济体最为明显,目前预计发达经济体2025年的贸易增速只有早先预测的一半左右,而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面临约四分之一的下调。最近的数据凸显出这种增速放慢:4月份全球货物进口量增速同比大幅下落至2.9%(从3 月份的 6.7%),美国货物进口量环比暴跌近20%。

高频指标进一步证实了这种广泛的疲弱。例如,反映制造业健康状况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 (PMI) 显示,超过三分之二的报告国家出现新出口订单收缩。事实上,指数显示新出口订单在4月份暴跌至20个月来的低点,并在5月份继续低迷。展望未来,如果政策紧张局势出现缓解,供应链逐渐适应新的关税升级环境,我们预计2026年全球贸易增速可小幅回升至2.7%。尽管如此,这一预测仍比我们 1 月份的预测低0.8个百分点。

各国家组别的贸易增长前景出现显著差异,反映了对限制性措施和政策不确定性的暴露程度不同。发达经济体占2022年以来新出台贸易限制措施的近70%,但其贸易壁垒总体上仍低于发展中经济体。限制性措施增加对依赖这些市场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影响尤为严重(图2.A)。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或严重依赖美国及其他发达市场的经济体(如欧元区、拉美加勒比地区以及欧洲中亚地区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势必会出现贸易增长减速(图2.B)。

高频指标证实了这种差异化。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显示,与发达市场联系密切的经济体的新出口订单出现收缩 (图3.A),在开放程度高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的环境下,采购经理人指数的出口订单子指标近几个月急剧下落。相比之下,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贸易联系更紧密的国家有望展现出更强的韧性和更快的回弹 (图3.B)。尽管全球需求低迷,但随着减产放缓,一些石油出口经济体的出口甚至可能不减反增。这种差异表明,国家特点和市场联系可能会在不同地区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即便是在多重逆风普遍阻碍全球贸易增长的情况下。

随着各国逐步转向区域贸易协定(RTA),贸易壁垒的加剧并未阻碍这一趋势。区域一体化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间日益增强,不仅弥补了全球一体化的不足,还能有效缓解全球经济的分散化。世界贸易组织统计显示,2024年生效的贸易协定达到7项,较2023年的4项有所上升,但与2010年代年均约10项的水平相比仍有差距。欧盟(EU)与智利、新西兰,以及中国与尼加拉瓜,欧洲自由贸易联盟(EFTA)同摩尔多瓦,还有加拿大与乌克兰的双边协议,均将商品与服务的跨境交易纳入其中。与欧盟-肯尼亚、中塞、中厄等双边协议不同,英美最新签署的经贸协议致力于削减关税及非关税性贸易障碍。随着南非、尼日利亚等经济体积极推动,非洲大陆自贸区(AfCFTA)在去年取得新突破,其《指导性贸易倡议》覆盖范围得到进一步拓展,成员国间的经贸合作显著加强。

近期贸易磋商呈现新动态,CPTPP于2024年12月迎来英国加入,同时吸引中国、印尼、韩国等国家表达参与意向。统计显示,截至2024年,该协定成员国经济总量占全球GDP比重已达15%。作为全球最大贸易联盟,欧盟积极推动与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展开贸易与投资对话,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等合作伙伴。同时,美国已加入十余项贸易协议的磋商进程。

当前国际商业往来虽展现出一定韧性,但增长势头已明显减弱。日益增多的贸易限制措施与持续的政策波动正对各经济实体产生负面影响,使其陷入潜在的经济衰退危机。不过,这些阻碍因素呈现非对称性特征,加之最新签署和扩展的商贸协议所展现的积极态势,暗示通过精准的政策干预能够稳定局势,减轻对全球贸易框架的冲击,为经济逐步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作为经济腾飞的核心动力,国际贸易在近几十年发挥了关键作用。决策层亟需制定有效措施,通过谈判缓解摩擦,降低贸易壁垒,促进供应链多样化,开辟新兴市场,这对维持经济引擎运转和应对未来贸易疲软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作者

阿伊汗·高斯

世界银行副首席经济学家兼预测局局长

Alen Mulabdic

世界银行预测局高级经济学家

Collette Wheeler

世界银行预测局高级经济学家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