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采观察·解码“十四五”】撑起发展脊梁 中国基建跑出高质量的中国速度

内容摘要  7月9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据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今年预计可以达到140万亿元左右。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十四五”时期中国

联系电话:400-962-3929

  7月9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据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今年预计可以达到140万亿元左右。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十四五”时期中国基建不断跑出向新力和加速度。今天,我想引用几句网友留言来说说,中国基建到底有多牛。

  “当日达让新鲜不过夜,村村通让山乡若比邻”,这是网友对我们基础设施体系的精准描述,更加高效实用。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还举了个例子,冷链物流体系也更加健全完善,不但“长安”能吃到新鲜的荔枝,拉萨、乌鲁木齐也不在话下;大家出行也更加方便顺畅,出门旅游抬腿就走、转眼就到,早上还在广州喝早茶,晚上便到“西安”看古城。

  “路网织密比刺绣,绣出千里江山图”,再说说咱们的基础设施网络,“毛细血管”更发达。有一点,我感受很深,比如在长三角地区,如今各个城市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很多浙江和江苏的企业到安徽投资建厂,也有很多人早上去上海见客户、下午在南京开会、晚上回杭州吃饭,出差变得像通勤一样方便,这些都离不开越织越密的高铁网络支撑。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正如网友所言,“国之重器扛得住地动山摇、经得起百年风雨”,讲的是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安全可靠。近年建成的白鹤滩水电站、深中通道等,设计寿命都长达百年以上;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采用国际最高安全标准,扛得住17级台风、9级地震。去年9月,超强台风“摩羯”登陆后,我们仅用80个小时就实现了琼粤跨海电缆恢复供电。7月4日,全国用电负荷创了14.65亿千瓦的历史新高,发电量也创了历史新高,达到329亿千瓦时;就在本周一,全国用电负荷又创新高,达到14.67亿千瓦。

  “十四五”时期,中国基建成就的取得绝非偶然,是多重关键因素的协同发力,有无数基建人坚守一线的奉献与支撑,更是我们始终坚守服务发展,改善民生的初心,攻坚克难愚公移山的决心。如今,中国基建已然成为国家发展的强劲引擎,下一步我们要持续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推进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不断迈上新的更高台阶。 【编辑:刘阳禾】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