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光纤作传感器,可以实现超长距离的空间连续测量,该技术常用于油气管道、高压输电线和大跨度桥梁等大型基础设施的健康监测。但高端光纤传感仪器领域核心技术及设备制造曾长期被外国公司垄断。
2012年,哈尔滨工业大学郑州研究院光子传感研究团队负责人董永康带领团队瞄准分布式布里渊光纤传感技术的两大瓶颈问题——超快时间响应和超高空间分辨率展开攻关。凭借多年的科研积累,董永康创新性地提出了“瞬态受激布里渊散射传感机制”,将时间响应和空间分辨率同时提升1000倍,这相当于让我国光纤监测技术从“雾里看花”进化到“纤毫毕现”。他和团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分布式布里渊光纤传感监测仪”,不仅打破外国公司的技术垄断,还实现了指标数据领先。
目前,董永康和团队研制的仪器已应用于中缅油气管道、白鹤滩—浙江特高压输电线等20余项重大工程,筑起能源安全屏障。去年以来,团队还在哈工大郑州研究院建立了河南省首个飞秒激光微纳传感研究平台,可利用飞秒激光在细小的光纤上制备高灵敏光纤微纳传感器,并且正在建设河南省首个大容量光纤传感网络拉丝塔,以满足河南乃至全国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为装备制造拓展新领域提供技术产品支撑。(资料整理)
(编辑:刘珊)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