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突破脑科学研究关键技术:绘制出 1 微米分辨率小鼠三维脑图谱

内容摘要IT之家 7 月 3 日消息,据海南大学今日消息,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教授骆清铭等与华中科技大学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科研人员合作,绘制出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STAM)。这张详细的“空间地图”,以 1 微米分辨率清晰标注脑区“

联系电话:400-962-3929

IT之家 7 月 3 日消息,据海南大学今日消息,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教授骆清铭等与华中科技大学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科研人员合作,绘制出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STAM)。

这张详细的“空间地图”,以 1 微米分辨率清晰标注脑区“坐标”和边界,为神经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相关成果于 7 月 2 日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上。

▲ 骆清铭脑空间信息学研究团队绘制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传统的脑图谱通常呈现为模糊的二维切片信息,无法完整展现大脑神经细胞的三维形态、大小、位置及神经元之间的连接。这种图谱就像一张静止的纸质地图,虽能提供一些信息,却难以为我们提供对大脑细节的全面理解。

研究团队发展了对完整小鼠脑进行尼氏染色和树脂固定的方法,并基于自主研发的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技术将小鼠大脑转化为透明“水晶脑”,成功获取了包括 14,000 张冠状切面、11,400 张矢状切面和 9,000 张水平切面在内的亚微米分辨的小鼠全脑细胞构筑图像。

基于海量切片数据,研究团队划分并标注了 916 个脑区的三维视角可调地图,其中 236 个全新发现的脑亚区揭示了未知的神经连接网络。

此外,研究团队采用图像三维大数据分块策略和快速随机存取技术,实现了以任意角度生成 1 微米分辨率的脑切面图像,能对非标准解剖切面呈现精细的细胞构筑图像。

这套三维小鼠脑参考图谱犹如一个精密的“脑部乐高模型”,它不仅能从任意角度观察每个神经元的精细结构,还能展示大脑的整体布局,并具有拆解、组合的特性。

为了进一步推动脑科学的开放共享,研究团队基于信息学技术搭建了图谱数据的可视化与共享平台,为公众提供云计算和数据下载服务,促进神经科学知识的科普和研究工作的发展。

这项研究对于理解大脑正常功能,以及在疾病状态下功能失调的机制,都具有重要价值,也为后续在生理、病理、药理、毒理等诸多应用研究领域的探索,提供了研究基础、便利工具。

论文评审人、西班牙卡哈尔研究所哈维尔・德・费利佩教授评价:“该研究为在单细胞水平研究大脑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神经信息学工具,达成了一项极具意义的重大成就”。

IT之家附论文链接:

articles/s41586-025-09211-8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