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课堂,成长的足迹……在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的支持下,近日,由广州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下称“广州市未保中心”)和南沙区民政局联合举办的2025年度“心手相牵·穗爱童行”系列主题活动之南沙区研学活动圆满举行。本次活动以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为主题,邀请了45组亲子家庭参与,旨在通过沉浸式的自然体验和亲子互动,引导儿童及家庭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培养海洋素养与生态文明素养。
秀南沙街坦头村红树林科普长廊里,在专业科普讲师的带领下,45组亲子家庭深入天然滨海湿地,透过讲师生动的讲解,身临其境感知红树林独特的生态系统及其在防风消浪、净化水质、固碳储碳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大小朋友们手持长钳和编织袋共同参与“净滩行动”,认真清理红树林周边的海漂垃圾,并进行现场分类。这堂生动的户外实践课,让参与者深刻体会到保护海洋环境需从身边小事做起,亲身感受到海洋生态保护的紧迫性与责任感。“原来红树林有这么多作用!我以后也要保护它们!”孩子们稚嫩的脸上洋溢着豪情。
在南沙街坦头村图书馆,孩子们通过共读《一只海龟的旅程》绘本,直观了解到塑料垃圾对海洋生物造成的巨大危害,以及垃圾分类与资源再生的意义。紧接着,低碳手工体验环节点燃了孩子们的创作热情。他们利用塑料回收PET环保可再生布料,精心制作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广州特有水生生物唐鱼(白云金丝)为主题的装饰布贴画。“唐鱼这么有趣,我要保护它的生活环境!”这一环节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更将环保理念与本土生物保护知识巧妙地融入艺术创作中,让孩子们深刻理解资源循环利用的价值。
据了解,本次活动是广州市未保中心2025年“心手相牵·穗爱童行”系列超100场主题关爱活动之一,后续还将举办3场主题研学活动,切实做好困境、流动和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
■本版统筹:新快报记者 潘芝珍 ■本版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斯璐 潘芝珍 通讯员 陈欣柔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