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故事)“进博宝宝”跑出审批“加速度”

内容摘要  上海6月18日电(记者 缪璐)“这里每一个展台都很大,装饰也十分精致,现场人头攒动、交流频繁,场面十分热闹。”在许多展商眼中,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绝对称得上每届进博会上“最吸睛”的展区之一。“进博宝宝”海报。(进博局供图)“进博加速度

联系电话:400-962-3929

  上海6月18日电(记者 缪璐)“这里每一个展台都很大,装饰也十分精致,现场人头攒动、交流频繁,场面十分热闹。”在许多展商眼中,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绝对称得上每届进博会上“最吸睛”的展区之一。

“进博宝宝”海报。(进博局供图)

  “进博加速度”

  2020年首次亮相后,爱德华INSPIRIS RESILIA主动脉瓣膜仅用时不到两个月就实现了在华获批上市。“进博会加速了这个产品的上市,为中国患者带来了很好的临床获益。”爱德华中国外科结构性心脏瓣膜疗法业务高级总监胡滨说。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超过3000位中国患者因此受益。其中一位拥有“医者”与“患者”双重身份的心外科专家更是在微创外科手术后不到两天就开始下床活动,并于不久后重返工作岗位,帮助更多患者。

  另一款爱德华“元老级”明星产品——SAPIEN3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系统,亮相进博会一个月后即在上海完成首台商业植入,后续分别纳入河南、上海医保,其落地的每一步也体现了“进博加速度”背后的“中国速度”。

  胡滨坦言,时间对于心脏瓣膜病患者而言意义重大,“进博加速度”既充分体现创新成果落地之快,更助力构建精准协同的救治体系,实现治疗提速与疗效提质的双重突破。

  “零时差”同步

  30多年前,丹麦药企诺和诺德来到中国时,或许未曾料到,“进博加速度”会催生产品从首次展示到首张处方落地的高速跨越。

  2024年11月,诺和诺德在进博会现场首秀全球首个胰岛素周制剂诺和期®药剂,当月底就在中国实现商业上市和医保准入同步。这是诺和诺德创新药在进博首秀后首次实现国内外“零时差”获批。

  值得关注的是,在第六届进博会上,诺和期曾以临床研究文献的形式展出,这也就意味着,仅仅一年时间,诺和期便实现了从文献到展品,再到商品的成长“三级跳”。

  “我们为当年建立中国首个跨国药企研发中心的远见而自豪。”诺和诺德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国区总裁周霞萍表示,“中国临床研究水平提升、中国药品审评审批制度加速,最终促成了中国创新与全球创新‘零时差’”。

  同步到率先

  在勃林格殷格翰的办公室内,一把刻着“China Key”(中国关键)的钥匙十分吸睛。这把钥匙展示了勃林格殷格翰从“中国纳入(China IN)”到“中国关键(China Key)”的在华战略升级。

  2020年进博会,是全球首个专门针对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GPP)的靶向生物制剂——佩索利单抗静脉注射液(商品名:圣利卓)的首秀舞台。圣利卓家族药品在治疗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适应症上,做到了与全球同步研发、注册、获批,在预防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发作适应症上,又早于美国、欧盟和日本,率先在华获批……短短几年之内,圣利卓家族完成了从进博“首秀”到全球“首发”的进阶。

  勃林格殷格翰大中华区研发和医学负责人张维说:“过往申报创新药时,都会被国家药监局询问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欧盟批了没有。如今因为先在中国实现获批,出现了FDA罕见向中国‘借阅’说明书的戏剧性反转,这便是‘进博加速度’的生动注脚。”

  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深入实施的背景下,进博会不仅成为跨国药企展示最新产品的“超级秀场”,更通过制度创新构建起医疗审批的“进博加速度”,“进博宝宝”们借进博会这一平台的展览展示加速在华获批上市。“四叶草”迎来更多全球尖端医疗技术的“中国首秀”的同时,也不断缩短中国患者与前沿科技的距离。未来,期待更多的“进博宝宝”破茧成蝶,通过这场“东方之约”书写新的生命奇迹!(完)

【编辑:张令旗】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