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研人员破译高等植物转录因子功能分化密码

内容摘要    科技日报讯 (记者谢开飞 通讯员林良辉)记者6月16日从福建农林大学获悉,由该校教授朱方捷领衔的研究团队通过高通量技术解析了40个MYB家族转录因子的DNA序列特异性,阐明了起源于共同祖先的转录因子在进化中实现相互功能区分的新机制,

联系电话:400-962-3929

    科技日报讯 (记者谢开飞 通讯员林良辉)记者6月16日从福建农林大学获悉,由该校教授朱方捷领衔的研究团队通过高通量技术解析了40个MYB家族转录因子的DNA序列特异性,阐明了起源于共同祖先的转录因子在进化中实现相互功能区分的新机制,并鉴定出调控菌草纤维素合成的关键MYB因子。

    这一成果为解决高等动植物研究中令人困惑已久的转录因子“特异性悖论”问题提供了全新见解,有望加快菌草在新能源与新材料领域的应用。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宏》与《国际分子科学》上。

    据介绍,转录因子是一类控制基因“开关”的蛋白质,可识别、结合特定的DNA序列,读取各基因附近的DNA“密码”,并转换成基因表达水平的调控信息。

    转录因子是决定细胞命运的关键,也是细胞重编程、再生医疗、农业育种的重要靶标。

    高等动植物的基因组在进化中经历了多次复制事件,产生了大量来源于共同祖先、识别的DNA序列极为相似的转录因子。但令人费解的是,这些转录因子所结合、调控的靶标基因,以及所行使的生理功能却可能截然不同,这一现象被称为“特异性悖论”。

    “我们的研究发现,虽然许多转录因子单体识别的DNA序列极其相似,但形成同源二聚体后,则可识别各自独特的DNA序列。这种机制为解释进化史中起源于共同祖先、高度相似的旁系同源转录因子如何逐步产生功能分化,进而增加高等动植物机体的复杂性与环境适应性提供了新视角。”朱方捷说。

    福建农林大学整合该校海峡联合研究院和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大优势平台,实现了基础科研与产业转化的高效衔接。

    “本次研究的MYB家族转录因子是调控木质纤维素合成的重要因子,决定着菌草的重要农艺性状与生产加工性能,如作为生物质材料的力学性能、作为生物质新能源的效能等。此次,团队也鉴定到了调控菌草纤维素合成的关键MYB因子。”朱方捷说,这一成果将促进菌草在新能源与新材料领域的应用。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