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首例建设项目大气污染物总量指标跨区域置换达成

内容摘要  成都6月10日电(记者 张浪)记者10日从成都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成都市温江区与青白江区已签订主要大气污染物总量指标批量互换协议,温江区用90吨挥发性有机物总量指标,置换青白江区60吨氮氧化物总量指标,成为全省首个总量指标跨区域置换案例。

联系电话:400-962-3929

  成都6月10日电(记者 张浪)记者10日从成都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成都市温江区与青白江区已签订主要大气污染物总量指标批量互换协议,温江区用90吨挥发性有机物总量指标,置换青白江区60吨氮氧化物总量指标,成为全省首个总量指标跨区域置换案例。

  此次批量互换的创新探索,打破了成都区(市)县之间环境要素资源配置壁垒,让有限的总量指标流动起来,精准匹配供需,避免资源闲置,有效解决了建设项目环评落地问题,各解燃眉之急。温江区用置换来的氮氧化物总量指标,保障成都西电中特大型特种变产线、四川海思科制药新建锅炉、锦丰纸业技改、百利药业创新抗体类药物商业化等新、改、扩建项目落地,总投资额超30亿元;青白江区置换来的挥发性有机物总量指标,将用来支持巨石集团高性能玻纤智能制造基地、秀德畅盈碳纤维全产业链一体化产业基地、中环院西南中试基地等重大项目,总投资额约150亿元。

  温江区与青白江区开展总量指标批量互换,得益于成都市生态环境局近期出台的《成都市建设项目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工作规程(试行)》,统筹兼顾建设项目落地投产和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用好用活市县两级总量指标储备库,推出的创新举措。

  截至2024年底,成都市已超额完成“十四五”总量减排目标任务。成都市生态环境局针对氮氧化物总量指标紧缺难题,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制定《成都市主要大气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技术指南》,探索拓展市本级减排项目范围,将存在事实工程减排的工业、汽修行业减排量纳入减排体系,进一步充实全市总量指标库。目前,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将“十四五”以来符合《成都市主要大气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技术指南》范围的减排项目进行了梳理审核,预计可新增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总量指标分别为238吨、254吨。与此同时,在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环节,加强总量指标替代的科学核算,力求做到精准、客观,减少审批审核环节不必要的“总量浪费”。(完) 【编辑:张令旗】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