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首次开展绿鳍马面鲀夏季高温混养试验

内容摘要  福州6月9日电 (郑江洛 吴其法)在福建沿海,绿鳍马面鲀养殖一直面临夏季高温无法存活的难题。近日,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与连江县安凯乡奇达村村民携手合作,在沙澳湾海域开启了福建首次绿鳍马面鲀与其他鱼类混养试验,旨在打破绿鳍马面鲀夏季高

联系电话:400-962-3929

  福州6月9日电 (郑江洛 吴其法)在福建沿海,绿鳍马面鲀养殖一直面临夏季高温无法存活的难题。近日,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与连江县安凯乡奇达村村民携手合作,在沙澳湾海域开启了福建首次绿鳍马面鲀与其他鱼类混养试验,旨在打破绿鳍马面鲀夏季高温养殖的困境。

  8日上午10时许,一艘满载6000条绿鳍马面鲀的活水运输船抵达连江县沙澳湾海域。随后,在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林晨韬的指导下,安凯乡奇达村村民吴忠等人利用箩筐和U型水槽,将绿鳍马面鲀投放至养殖网箱,分别与春只鱼、大黄鱼、包公鱼、鲈鱼、真鲷鱼等开展两两混养试验。

8日上午10点多,一艘载有6000条绿鳍马面鲀的活水运输船抵达连江县沙澳湾海域。 吴其法 摄

  林晨韬说,“此次将绿鳍马面鲀与包公鱼、春只鱼、大黄鱼等几种鱼进行混养,试验将持续约4个月时间。我们会每月前来观察、检测并采样,重点关注混养是否会影响绿鳍马面鲀的行为学特征以及摄食习惯。”

  据悉,绿鳍马面鲀原是北方培育的鱼种,适应低温环境。若在福建海域夏季采用单品种养殖模式,即一个网箱仅养殖绿鳍马面鲀,其将难以存活。

  连江安凯乡奇达村村民吴忠说,“绿鳍马面鲀高温单养会出现损耗和死亡。去年我们投放了七八千条鱼进行单养,当水温达到30度至31度时,全部死亡。”

  吴忠还介绍,绿鳍马面鲀肉质细腻,深受消费者喜爱,目前市场售价每公斤达80多元。然而,由于它在连江乃至全省海域无法单养度夏,只能从北方采购,导致夏季市场上绿鳍马面鲀供应稀缺,价格翻倍。此次开展绿鳍马面鲀混养试验,若取得成功,将对渔民增收和市场货源供应产生深远影响。

  “如果混养成功,我们将大胆养殖,这将是全新的养殖模式,能带动我们增收。”吴忠满怀期待地说。

  林晨韬表示,绿鳍马面鲀混养模式在连江乃至福建都是首次尝试,希望通过此次试验助力渔民增收,推动渔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完)

【编辑:惠小东】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