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科技参考

内容摘要关注地震波分裂现象有助改进火山喷发预测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被称为剪切波分裂的地震信号,不仅可以预测火山爆发,还可以预测火山爆发的程度。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地震》。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日本御岳火山12个台站的剪切波分裂观测资料,

联系电话:400-962-3929

关注地震波分裂现象有助改进火山喷发预测

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被称为剪切波分裂的地震信号,不仅可以预测火山爆发,还可以预测火山爆发的程度。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地震》。

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日本御岳火山12个台站的剪切波分裂观测资料,研究了应力诱导的各向异性。结果揭示了一种复杂的各向异性模式——火山的爆发扰动了局部应力场。

2007年,御岳火山发生了一次规模较小的喷发,但几乎没有证据表明这次喷发期间剪切波分裂参数发生了变化。相比之下,2014年规模更大的火山喷发显示喷发后的剪切波分裂参数呈现明显的时间变化。各向异性的平均背景幅度——由快剪切波和慢剪切波之间的延迟时间描述,在2014年喷发开始时翻了一番,达到近0.2秒,而且各向异性百分比从3%急剧增加至 20%。与此同时,快速剪切波的极化方向向极大值方向旋转。研究人员将这些观测结果归因为热液系统的基底加热。根据2007年火山喷发期间各向异性参数缺乏随时间的变化,他们认为火山爆发时产生的剪切波分裂的地震信号必须克服临界应力或裂缝密度阈值才能表现出各向异性的变化,这可能预示火山喷发会更剧烈。(王晓晨)

美国与沙特阿拉伯签署能源和关键矿产谅解备忘录

近期,美国能源部分别与沙特阿拉伯能源部和沙特阿拉伯工业和矿产资源部签署了《能源合作谅解备忘录》和《关键矿产合作备忘录》。

《能源合作谅解备忘录》旨在探索两国在能源基础设施创新、开发与部署方面的合作潜力,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清洁烹饪的解决方案。该备忘录还强调双方有意在以下领域开展合作:石油炼化与成品油贸易、发电技术与储能系统,以及利用人工智能项目加速能源驱动型创新的部署。双方还规划了民用核能合作领域,包括安全、安保和防扩散计划,职业培训与劳动力发展,美国第三代+先进大型反应堆技术及小型模块化反应堆,铀矿勘探、开采与加工,以及核废料的安全可靠处置。

《关键矿产合作备忘录》旨在创建合作框架以加强并保障关键矿产开采与加工供应链。双方计划探索合资与投资机会,包括在精炼与加工设施领域,以及在劳动力与研究机构方面的合作,从而确保矿产勘探、开采与加工相关技术的持续创新。(刘学)

地热气体为研究东非大裂谷形成机制提供新视角

英国苏格兰大学联盟环境研究中心与肯尼亚地热开发公司合作,通过高精度化学分析,首次为东非下方存在一个深部地幔柱提供了明确的地球化学证据。这一发现为理解东非大裂谷的形成机制提供了新视角,也为地质学界关于地幔柱理论的讨论提供了新的支持。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地球物理研究通讯》。

东非大裂谷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大陆裂谷系统,其形成与深部地幔上涌有关。研究团队从肯尼亚裂谷的地热田收集了高温地热气体样本,这些样本受到大气污染的可能性较小。通过高精度的氖同位素测量,研究团队分析了这些气体的氦-氖-二氧化碳同位素组成。样本采集自深度为1600至2500米的高压井中,并使用内部抛光的制冷级铜管储存。气体分析包括主要气体成分测定、碳同位素组成以及氦和氩同位素的分析。结果发现,该地热气体主要由二氧化碳组成,其碳同位素组成与地幔值重叠,表明了其岩浆来源。尽管氦同位素组成暗示了其可能源自大陆岩石圈地幔,但氖同位素数据显示出强烈的原始特征,表明其源自深部地幔。这些气体的氖同位素组成与阿法尔地幔柱和西裂谷的火山岩挥发物无法区分,从而首次直接证实了其下方存在共同深部地幔源。这一发现为“东非下方存在一个单一的深部地幔柱(超地幔柱)”的理论提供了首个明确的地球化学证据。(刘文浩)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