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汇投资“锁”在系统里,甘肃碳交回应:系会员单位违规操作

内容摘要5月22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刊发了《交易中心休市一年,碳汇投资“锁”在系统里》报道,多位投资人称接到甘肃省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以下简称“甘肃碳交”)的客服电话,要求以40元/吨的价格回购2023年至2024年4月期间卖出的“滇巧家林碳C1”

联系电话:400-962-3929

5月22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刊发了《交易中心休市一年,碳汇投资“锁”在系统里》报道,多位投资人称接到甘肃省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以下简称“甘肃碳交”)的客服电话,要求以40元/吨的价格回购2023年至2024年4月期间卖出的“滇巧家林碳C1”,这一价格导致投资者面临亏损,部分人损失高达50%以上。投资者难以接受莫名的低价回购,交易也因此僵持了一年多时间。

对此,“甘肃碳交”5月29日发布声明,针对多数投资人被“画饼”高收益,“甘肃碳交”表示“稳赚不赔”“单价会达到1000元/吨”等违规市场营销话术,出自某公司销售人员,并非出自“甘肃碳交”。“甘肃碳交”从未对挂牌上线产品进行过任何形式的推广营销。

对于“滇巧家林碳C1”来源及真实性,“甘肃碳交”表示,“滇巧家林碳C1”产品挂牌方为金咏诚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该公司已与巧家县人民政府签订碳汇开发框架协议,并与“甘肃碳交”签署过挂牌预售协议。

声明称,“甘肃碳交”对挂牌上线的产品从未制定“锁仓”规则,平台所有交易制度、规则均对外公示,“锁仓”规则系会员单位绕开平台监管的违规操作。平台接受广大客户监督,将严格按照《甘肃省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碳交易会员管理办法(暂行)》进行追责。

此外,声明称,2024年4月22日“甘肃碳交”暂停交易系统是因个别会员违法展业受到监管调查,为保障会员权益,基于风控和市场风险角度出发为之。“考虑到‘滇巧家林碳C1’产品存量21名会员的订单流转变现问题,我平台撮合挂牌方主动回购产品,待会员同意并向平台自愿发起回购转让申请后,“甘肃碳交”方可在交易系统中对会员订单进行结算。”

根据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此前调查,五位投资人均是通过厦门范果果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范果果”)以70-90元/吨的价格购买“滇巧家林碳C1”。此后,“甘肃碳交”从去年4月开始休市,宣称为“甘肃碳交”的客服要求以40元/吨回购,否则只能等待。

贝壳财经记者搜索公开信息看到,2023年12月,“甘肃碳交”与范果果在兰州举行了会员单位签约授牌仪式。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陶野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赵琳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