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湾区站前街:破解非机动车乱停放难题 商圈环境焕新升级

内容摘要新快报讯 记者谢源源报道 商贸繁荣的站西商圈是广州重要的商业枢纽。然而,密集的人流车流背后,非机动车乱停放问题长期困扰市民和商户,电动车横亘人行道、共享单车扎堆堵塞路口、机动车道被挤占……这一“顽疾”不仅影响交通秩序,更拉低商圈环境品质。

联系电话:400-962-3929

新快报讯 记者谢源源报道 商贸繁荣的站西商圈是广州重要的商业枢纽。然而,密集的人流车流背后,非机动车乱停放问题长期困扰市民和商户,电动车横亘人行道、共享单车扎堆堵塞路口、机动车道被挤占……这一“顽疾”不仅影响交通秩序,更拉低商圈环境品质。为破解非机动车乱停放难题,2025年以来,站前街道紧抓“百千万工程”,以“三聚三力”为突破口,打出专项整治“组合拳”,推动商圈环境焕新升级,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创新样本。

聚焦责任:三方联动织密治理网

“过去电动车堵门,顾客进出都难,现在规范停车后,生意更好了!”站西鞋业城商户王先生感慨道。

据介绍,站前街道站西商圈汇聚17个专业市场,管理主体多元、责任边界模糊。街道通过“动态分区管理”划定18个责任区,明确物业保安每日引导停车、清理违停车辆。同时,联动商会设立示范管理区,发动商户志愿者参与宣传,形成“政府统筹+市场主责+商会协同”的治理闭环。

聚焦问题:疏堵结合破解停车难

据了解,硬件不足是乱象根源。站前街道投入20余万元,重新施划停车位3000米,增设隔离设施700余米、石墩防撞栏130余个,并针对市客运站出口、内环路桥底等堵点增设“铁马”护栏和警示标识。广场路非机动车停放区拓宽一倍,日均容纳量增至1000辆。同步推进精准宣传,针对商户、外卖员等群体定制宣传资料,发放700余份;在重点区域设置36处警示标识,形成“视觉引导矩阵”。

“现在停车时都会多看指引牌,秩序好多了。”外卖骑手小李说。

聚焦长效:智慧监管杜绝“一阵风”

为避免整治反弹,站前街道创新“一个平台、四个机制”智慧管理模式:通过视频调度平台每日两次巡检,发现乱停放点位后立即联动处置;成立五人工作小组,联合环卫部门转移违停车辆300余辆至临时停放区,车主需接受教育后领回,实现“执法+服务”闭环。此外,打造广场路、汇美国际等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广经验。

从“乱”到“治”,站前街的实践证明,城市治理需兼顾力度与温度。当硬件升级、责任明晰、科技赋能形成合力,“停车难”不再是无解之题,而成为提升城市品质的突破口。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