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中国国家安全》白皮书,两度点名量子

内容摘要C114讯 5月22日消息(云青)国务院新闻办公室5月12日发布《新时代的中国国家安全》白皮书。白皮书提到,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多重矛盾风险盘根错节,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类社会

联系电话:400-962-3929

C114讯 5月22日消息(云青)国务院新闻办公室5月12日发布《新时代的中国国家安全》白皮书。

白皮书提到,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多重矛盾风险盘根错节,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类社会面临和平还是战争、繁荣还是衰退、团结还是对抗的关键抉择,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其中:

新一轮科技革命“双刃剑”效应突显。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生物技术等前沿技术加速发展,在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赋能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难以预知的风险挑战,对各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产生深远影响,甚至将重塑全球安全格局。

中国的发展历程表明,不发展有不发展的问题,发展起来有发展起来的问题,发展起来后出现的问题并不比发展起来前少。针对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中国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加快完善安全发展体制机制,补齐相关短板,维护科技、金融、粮食、能源资源、产业链供应链、海外利益等领域安全,在推动发展中及时化解矛盾风险,把国家发展建立在更为安全、更为可靠的基础之上。

白皮书强调: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在基础原材料、高端芯片、工业软件、农作物种子等关键核心技术上全力攻坚,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领域前瞻部署,加快攻克重要领域“卡脖子”技术并实现产业化,“祖冲之”系列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嫦娥六号”探测器、“梦想”号大洋钻探船等纷纷取得突破。加快布局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基础科学研究,推动国家实验室体系建设,统筹推进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中国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跃升至2024年的第11位,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构建科技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和应对体系,完善新兴技术领域监管制度,塑造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把科技伦理要求贯穿科技活动全过程。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