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导编辑疗法开启人体试验

内容摘要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佳欣)5月19日,美国生物技术公司Prime Medicine宣布,先导编辑技术首次用于治疗人类患者。这代表了基因编辑领域的重大突破,意味着首批临床数据支持这一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此次开发的先导编辑疗法

联系电话:400-962-3929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佳欣)5月19日,美国生物技术公司Prime Medicine宣布,先导编辑技术首次用于治疗人类患者。这代表了基因编辑领域的重大突破,意味着首批临床数据支持这一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此次开发的先导编辑疗法PM359旨在纠正导致慢性肉芽肿病的基因突变。慢性肉芽肿病是一种危险的疾病,会使包括中性粒细胞在内的多种免疫细胞失去功能。

    一名患有慢性肉芽肿病的18岁少年通过静脉输注接受了一次剂量的PM359治疗。Ⅰ期和Ⅱ期临床研究数据显示,PM359耐受性良好,植入迅速,治疗一个月后,患者未出现任何严重副作用。

    治疗第15天时,患者58%的中性粒细胞完全恢复了NADPH氧化酶活性;第30天时,66%的中性粒细胞完全恢复了NADPH氧化酶活性,超过了预期的20%的临床获益最低阈值,这足以显著增强该患者的免疫系统。

    此外,该患者在接受清髓性预处理后,自体移植的造血干细胞迅速植入。第14天确认中性粒细胞植入,第19天确认血小板植入。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速度几乎是已获批基因编辑技术的两倍(在这些相同指标下,已获批基因编辑技术的中位植入时间分别为第27天和第35天)。

    英国《自然》杂志网站同日对此成果进行了报道,但相关研究论文尚未在同行评审期刊上发表。报道称,与CRISPR-Cas9和碱基编辑相比,先导编辑更具通用性和可预测性,能够以可编程的方式重写、嵌入或删除DNA片段。慢性肉芽肿病是一种非常适合进行先导编辑技术的疾病,因为其最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可以通过在DNA序列中嵌入两个缺失的碱基来纠正,这是CRISPR-Cas9和碱基编辑都无法做到的。

    先导编辑PM359疗法的方案包括取出患者的血液干细胞,对其进行编辑,然后再将其重新注入患者体内。这一过程增加了治疗成本和复杂性,因为每位接受治疗的患者在接受被编辑的细胞之前,都必须接受严格的化疗方案,杀死一切残留的原始干细胞,为编辑后的干细胞腾出空间。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