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平台支持知识创作大有可为

内容摘要◎杨 雪    近期,抖音宣布推出“知识创作砥砺计划”,深耕科普、科技、人文、校园四大内容方向,整合各方资源,为创作者提供更多优质内容。那么,短视频平台为什么能够变身知识生产的组织者和激励者?这对公众通过短视频获取知识又有哪些深远意义?  

联系电话:400-962-3929

◎杨 雪

    近期,抖音宣布推出“知识创作砥砺计划”,深耕科普、科技、人文、校园四大内容方向,整合各方资源,为创作者提供更多优质内容。那么,短视频平台为什么能够变身知识生产的组织者和激励者?这对公众通过短视频获取知识又有哪些深远意义?

    当前,优质内容短视频日益增多,公众通过刷短视频学习知识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如果说,人们过去学习知识像是在资料室里复印材料,数学一个文件夹、历史一个文件夹,每门学科摆得整整齐齐,枯燥而有压力,那么,现在刷短视频学知识就像开盲盒、摸彩蛋,轻松之余还有惊喜。短视频平台上,在信息的“主干道”之外,各领域的科普短视频就像许许多多充满魅力的“小胡同”,用户随时可以拐进去,放松一下。

    事实上,短视频已成为公众获取严肃知识的主要渠道。中国科普研究所2024年一份报告显示:95%的受访者会通过短视频获取知识,而且认为自己平均一周中接触到的知识有55%来自短视频。清华大学2024年一项研究也指出:79.04%的短视频用户表示被知识科普类内容吸引,远高于幽默搞笑类(59.03%)。

    短视频平台汇聚了一批内容创作者和优质科普内容,可以向公众传播知识、传授技能。以抖音为例,一些内容创作者,他们虽不是有头衔的“专家”,也谈不上“学者”,却非常成功地传播了某个领域的科学知识。比如,“Jason(浴桶)的自然笔记”账号内容创作者,饲养过上百只螳螂,出过两本关于螳螂的书,日常就是去世界各地的雨林寻找和触摸螳螂。再如“阿宇的科学冒险”账号内容创作者,去年自制高速载人飞行翼,从5000米高空跃下,模拟流星飞行。

    这些“科学游击队员”通过优质的科普短视频,不断培养着用户对科技的兴趣和素养。不要低估他们的威力!真有不喜欢学历史的中学生,由于刷到“古人怎么做奶茶”的短视频而去翻《东京梦华录》,还试着还原古代版的冰箱——冰鉴。

    “学院派Academia”账号内容创作者认为,短视频用户需要的不仅是情绪共鸣,更是有深度的、能引发思考的内容。抖音用户很欢迎有理有据、逻辑清晰的“干货视频”。

    用户需求总是在不断升级,成功的内容创作者通常能够捕捉这些变化,不断提升作品质量。同样,短视频平台也能积极拥抱这些变化,不断优化平台功能。抖音推出的“知识创作砥砺计划”,正是通过内容生产的组织和激励,主动构建新式知识内容生态,满足用户知识获取的诉求。

    短视频平台支持知识创作大有可为。未来,短视频平台的知识传播定会让更多用户如愿以偿。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