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撑腰”,民企科技创新更有底气

内容摘要【创新谈】◎沈 唯    今日起,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该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在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值得一提的是,民营经济促进法中设有“科技创新”专章,提出了鼓励、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参与科技创

联系电话:400-962-3929

【创新谈】

◎沈 唯

    今日起,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该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在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值得一提的是,民营经济促进法中设有“科技创新”专章,提出了鼓励、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参与科技创新的基本原则和具体举措,在法律层面为民企科技创新提供了制度性保障。

    民营企业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近年来,一大批民营企业在新能源、新材料、脑机接口、人形机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等领域崭露头角,已然成为科技研发攻关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力军。目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在92%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达95%。

    与此同时,长期以来,限制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隐形壁垒也客观存在: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政府采购等公共资源交易受限,没有足够渠道申请使用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等科研设备,知识产权受到侵害后维权成本高……种种因素叠加,影响了民企创新活力,制约了民企发展空间。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施行,有针对性地回应了民企的迫切期盼和需求。比如,在公平竞争方面,明确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参与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支持有能力的民营经济组织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在资源使用方面,支持公共研究开发平台等开放共享,为民营经济组织技术创新平等提供服务;在成果转化方面,鼓励各类单位与民营经济组织创新合作机制,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在权益保护方面,实施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为民营经济组织提供多元化的维权服务,等等。

    显而易见,对民企特别是科技型民企来说,这些法律条文是充满温度和关怀的。该法的制定实施,表明了党中央一以贯之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参与科技创新的鲜明立场,体现了党和国家致力于创造公平市场环境、打破竞争隐形壁垒的坚定决心,彰显了国家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积极态度。该法从多维度、多层面出发,把实践中成熟的经验做法和制度规范上升为法律,将有助于优化创新生态,全方位纾解民营企业科技创新面临的痛点与困境,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释放创新活力提供坚实保障。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迈出“有法可依”的第一步后,该法的真正落地见效仍需各方细化责任、完善措施,把“立好法”转化为“履好法”。在法律的“撑腰”下,民营企业也要放开手脚,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各显其能,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贡献。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