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兼具隐身和防护功能的仿生材料

内容摘要本报讯(记者王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制备出一种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的仿珍珠母复合材料,不仅具备独特的颜色可调性和优异的透波性能,还实现了轻量化、高强度、高韧性以及出色的抗冲击性能。该研究为研发兼具隐身与防护性能的仿生材料提供了新思

联系电话:400-962-3929

本报讯(记者王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制备出一种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的仿珍珠母复合材料,不仅具备独特的颜色可调性和优异的透波性能,还实现了轻量化、高强度、高韧性以及出色的抗冲击性能。该研究为研发兼具隐身与防护性能的仿生材料提供了新思路。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先进材料》。

通过相应的设计策略,自然界中的生物铠甲既保持防御所需的机械强度,又能实现与周围环境色度匹配的伪装效果。其中,珍珠母凭借精密的多级微观结构,展现出远超组分的断裂韧性,为人工材料设计提供了重要的仿生启示。然而,如何将这种自然界结构设计有效应用于工程材料体系,特别是在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前提下实现功能集成,仍是亟待突破的瓶颈。

研究团队提出一种双氧化物界面设计策略,通过自蒸发组装与高温烧结方式,制备出新型仿珍珠母氧化铝陶瓷基复合材料。该设计策略通过构建氧化铝微米片之间的矿物桥结构,显著提升了机械强度和韧性,同时利用固相反应调控组装微米片界面化学成分,实现了可控着色。结果表明,这种仿生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是商用氧化铝陶瓷的3倍以上,吸收的冲击能量达到商用氧化铝陶瓷的4倍以上。

研究团队基于珍珠母结构的启发,进一步提出一种电磁波传输设计理念,其高效透波性能来源于层状陶瓷框架与低介电常数聚合物形成的微米级透波通道、无定形二氧化硅矿物桥以及单晶氧化铝微米片的光轴垂直取向。该结构设计实现了力学性能与透波性能的协同增强。

相关论文信息:10.1002/adma.202416535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