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层面首次!《防震减灾基本知识与技能大纲》发布

内容摘要据新华社电 今年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当天,中国地震局在湖南韶山举办第二届全国防震减灾科普主场活动,正式发布《防震减灾基本知识与技能大纲》。这是全国层面首次编制的防震减灾基本知识与行为技能规范,旨在系统提升公众防灾意识和应急能

联系电话:400-962-3929

据新华社电 今年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当天,中国地震局在湖南韶山举办第二届全国防震减灾科普主场活动,正式发布《防震减灾基本知识与技能大纲》。这是全国层面首次编制的防震减灾基本知识与行为技能规范,旨在系统提升公众防灾意识和应急能力,筑牢社会安全防线。

本次活动以“防震减灾 共筑平安”为主题,采用线上线下联动形式,通过举办科普展演、应急演练、图书捐赠、专家讲座等活动,向公众普及科学避险知识与自救互救技能。

现场发布的《防震减灾基本知识与技能大纲》包括18条内容及其释义,分为“基本知识和理念”“基本行为和技能”两部分,涵盖地震空间分布规律、地震预警、震时应急避险技能、震后生活技能等方面内容。

活动期间,中国地震局通过网络和新媒体发布震后学校应急避险疏散典型案例,介绍了四川、青海、福建、云南、河北等地5所中学的“教科书”式避险疏散经验。

中国地震局副局长张勤表示,加强防震减灾科普是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重要举措。本次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唤起全社会对防震减灾工作的关注,推动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良好氛围,为减轻地震灾害风险筑牢坚实的社会基础。

近年来,中国地震局持续推动防震减灾科普深入基层,特别是联合教育部、国家民委、中国科协开展的“地震科普 携手同行”主题活动,已惠及全国2.8万所学校。(余春生)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