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研人员为小麦育种改良提供新视角

内容摘要六倍体小麦(Triticum aestivum, AABBDD)经过了两次多倍化和驯化进化而来,整合了来自Triticum Urartu (AA)、Aegilops speltoides (BB)近缘种和Aegilops tauschii

联系电话:400-962-3929

六倍体小麦(Triticum aestivum, AABBDD)经过了两次多倍化和驯化进化而来,整合了来自Triticum Urartu (AA)、Aegilops speltoides (BB)近缘种和Aegilops tauschii (DD)的三套基因组。多倍化引发的基因组冲击会诱导转座子的活性、影响基因组稳定性并引起染色质重排。H3K27me2和DNA甲基化在此过程中发生重塑,可能通过抑制转座子的活性来维持小麦基因组的稳定。多倍化使得来自不同基因组的部分同源染色体(homoeologous chromosome)存在配对的可能性,除了Ph1(Pairing homoeologues 1)位点外,亚基因组内部染色质的高频率互作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这种配对。多倍化后的基因拷贝数变异及亚基因组之间表达偏好性进一步丰富了小麦基因组的多样性。基因近端具有亚基因组偏好性的组蛋白修饰、DNA甲基化、染色质可及性以及亚基因组特异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等都会影响亚基因组之间基因表达的偏好性。在驯化过程中,控制自由脱粒性状的关键驯化基因Q受到microRNA 172的调控,使其能够在驯化过程中被选择。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