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制造出特殊“类氢离子”

内容摘要    科技日报讯 (记者李山)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亥姆霍兹重离子研究中心牵头,联合明斯特大学、耶拿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在量子物理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他们成功制造并分离出一种特殊的“类氢离子”——铋-208,并对其电子跃迁能量进行了极高精度

联系电话:400-962-3929

    科技日报讯 (记者李山)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亥姆霍兹重离子研究中心牵头,联合明斯特大学、耶拿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在量子物理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他们成功制造并分离出一种特殊的“类氢离子”——铋-208,并对其电子跃迁能量进行了极高精度的测量和理论验证。这项研究有助探索极端磁场下的量子现象,也为未来研究其他奇特原子提供了新方法。相关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物理》杂志上。

    所谓“类氢离子”,是指只有一个电子围绕原子核旋转的离子。这种结构与氢原子类似,但原子核更重、电场更强。以铋元素为例,正常情况下它有83个电子,而研究人员通过特殊手段把其中82个都剥离掉,只留下一个电子,形成“类氢铋离子”。

    由于铋的原子核电荷很高,剩下的那个电子会被牢牢地吸引在原子核附近,处于极强的电磁场中。在这种极端环境下,电子的行为可用量子电动力学来描述和预测。量子电动力学是解释带电粒子与光相互作用的量子理论,通常用于高精度计算。

    此前,科学家已对稳定的铋同位素——铋-209进行了类似实验,并验证了理论预测的准确性。然而,关于原子核结构是否会对这些高精度计算产生影响,仍有疑问。为了进一步验证理论的普适性,研究团队选择了另一种同位素——铋-208进行测试。这种同位素比铋-209少一个中子,具有不同的核结构。

    实验中,研究人员通过核反应从铋-209中“敲出”一个中子,生成了铋-208。随后,他们在实验储存环中将这一同位素完全电离,制成“类氢离子”。这些离子以接近光速的72%高速运动,并在特定条件下被激光照射激发。

    当激光的能量恰到好处时,电子的自旋方向会发生翻转。随后,电子会释放出光子信号,这些微弱的光信号被高灵敏度探测器捕捉并记录,从而测得电子跃迁所需的精确能量值。

    此次实验结果与基于量子电动力学的理论预测高度一致,且测量精度比以往提高了约10倍。这不仅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准确性,也展示了激光光谱技术在研究奇异原子中的巨大潜力。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