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阳山县大崀镇:抓好“六字诀” 乡村焕新颜

内容摘要新快报讯 记者方轶报道 驱车驶入阳山县大崀镇,道路两旁白墙黛瓦的农房错落有致,新植的铁冬青、红檵木吐露芬芳……2024年12月以来,大崀镇以“清、拆、洗、绿、美、改”六字工作法为抓手,扎实推进农房风貌品质提升,绘就乡村振兴美丽图景。 大崀

联系电话:400-962-3929

新快报讯 记者方轶报道 驱车驶入阳山县大崀镇,道路两旁白墙黛瓦的农房错落有致,新植的铁冬青、红檵木吐露芬芳……2024年12月以来,大崀镇以“清、拆、洗、绿、美、改”六字工作法为抓手,扎实推进农房风貌品质提升,绘就乡村振兴美丽图景。

大崀镇上下齐心,全民参与环境整治攻坚战。全镇组建9支党员先锋队,发动群众6000余人次,对49个自然村开展“地毯式”清理,“清”出乡村整洁底色。出动高压冲洗车,对镇村内6条主干道及1200余户房前屋后进行深度清洁,水泥路面、墙面焕然一新,“洗”亮乡村颜值。

与此同时,大崀镇通过开展铁皮棚和危旧建筑整治行动,为乡村美化和后续发展“拆”出了发展空间。截至目前,共拆除铁皮棚80多间和危旧建筑50多间,1300平方米土地重获新生。如今,部分拆后空地已经打造了7处主题绿化景观,2.17万株香樟、红檵木等新种苗木迎风生长,绿地与青山相映,形成“村在林中、房在绿中”的诗意景象。

大崀镇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些闲置空间已经被纳入统一规划,为后续建设文化广场、生态停车场等公共设施预留出宝贵土地资源。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整治过程中,大崀镇通过创新工作方法,“美”“改”协同发力,激发村民参与热情。相关负责人介绍,镇里通过创新“10%村民自筹+90%政府奖补”模式,完成476户农房改造,外立面统一采用徽派风格设计,坡立面和坡屋面改造后线条流畅,与山水田园完美融合,农房成为了乡村风景线。

人居环境整治和农房风貌提升带动了乡村旅游升温,黑底化改造后的四好农村路串联起大崀镇的沿线景点,吸引众多游客打卡。“我们把农房改造成家庭民宿,每月增收超过4000元。”村民李大哥高兴地说。

大崀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持续做好做细“六字诀”工作法,以“美丽乡村”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实现大崀镇从“脏乱差”到“绿富美”的跨越式发展。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