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圆满闭幕

内容摘要    4月25日,第三十一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2025)在北京首钢园圆满闭幕。本届展览会以“广电视听更美好——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面交流展示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业态、新服务、新理念,着力推进科技创

联系电话:400-962-3929

    4月25日,第三十一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2025)在北京首钢园圆满闭幕。本届展览会以“广电视听更美好——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面交流展示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业态、新服务、新理念,着力推进科技创新赋能行业系统性变革。

    展览会围绕“一个主题、五大板块、六大亮点”拓展展览范围、创新展示内容,全景式展现广电视听科技产业发展成果和未来趋势,以科技创新赋能广电视听系统性变革和高质量发展。

    一 开幕式暨主题报告会权威引领

    开幕式暨主题报告会聚焦超高清、“双治理”、新型广电网络建设、人工智能、国际交流等领域,于4月22日成功举办。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书记、局长曹淑敏,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熊继军,北京市副市长司马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议成员姜文波出席并致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建国主持致辞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志明、尤肖虎等出席开幕式暨主题报告会并分别发表演讲。开幕式上,还举行了北京卫视超高清频道开播、超高清插入式微型机顶盒千万级规模部署启动等仪式,标志着我国超高清端到端贯通发展进入整体升级、规模见效的新阶段,治理电视操作复杂问题取得重大创新和重要突破。

二展览展示聚焦创新实践和应用体验

    展览面积达5万平米,共设立20余个专业展区,国内外600余家视听行业机构和知名企业参展,展出视听科技产品10000余种,专业观众近80000人次。

    4月23日上午,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书记、局长曹淑敏,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建国参观展览,对CCBN2025在凝聚各界共识、提振创新士气、促进国际交流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给予肯定。

    展览凸显科技文化融合,聚焦超高清、“双治理”、新型广电网络、人工智能、应急广播、视听制作、传输覆盖、网络安全、监测监管、网络视听、国际交流等领域,汇聚国内外知名视听科技全产业链企业,以及通信、IT、传媒等行业企业,以“艺术+科技”激发行业创新创造活力。

    为让视听文艺以更多精品、更广传播服务大众,CCBN2025创新办展,设立网络微短剧展区,集中展示网络微短剧领域艺术和技术融合创新成果。

三 系列专题论坛聚焦业界发展新热点

    系列专题论坛大伽云集,聚焦业界发展新热点,拓展产业发展新领域,来自政产学研用各界演讲嘉宾200余人,从政策监管、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影视制作技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跨界融合等方面进行专题研讨,参会人员8000余人次。

四 国际交流活动促进行业交流互鉴

    展会期间还举办7项国际交流活动,现场设置国际洽谈交流区,进一步促进国际国内前沿视听科技交流互鉴。CCBN2025还首次推出“亚广联伙伴周”,全面呈现亚广联与中方在技术研发、内容创新与人才培养等领域的最新合作成果。

五 特色活动打造沉浸式参与平台

    CCBN2025设置了相关省广电视听主题展示交流活动,举办视听赋能非遗推广、国际视听合作成果研讨等主题活动,让专业观众直观真切感受广电视听科技创新的生动实践和产业应用,为社会公众提供沉浸式参与平台。

    展会还发挥展览的沉浸式科普环境优势,构建“体验-认知-创造”的完整学习链,为青少年打造出一个视听科普实践基地,在激发科学兴趣的同时,强化青少年的创新素养与实践能力‌。

    此外,展会还推出了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技术培训班学员观摩活动、“两个人才走进CCBN”实践活动等多项特色活动,以及帮扶助农、AI打卡、非遗推广市集、微博互动等特色活动,增强展会的互动性、科普性及观众的体验感。

CCBN2025

    CCBN2025通过跨行业协作和资源汇聚,为业界带来更多机遇,为展商创造更多商机,为用户呈现更多应用,让大众享受更加美好的视听体验。

科技引领布新局,广电视听启新程。CCBN2025“广电视听更美好”!

    CCBN,我们明年见!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